在孟子的身上,我们或可学到一些说话的门道
立足社会,踏实肯干自是勤劳致富的不二法门。但与此同时,人际交往亦是重点。如何与人交流,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艺术。
在孟子的身上,我们或可学到一些说话的门道。
【在孟子的身上,我们或可学到一些说话的门道】
文章插图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话说,孟子与梁惠王论道,梁惠王对先生大倒苦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自诩对国家尽心尽力,且在国内施行仁政,然而国内的灾祸并不见少,人口数量也没有出现喜人的增长,这简直成了梁惠王的一块心病。
文章插图
面对梁惠王的疑虑,孟子该如何回答呢?
换做魏征一类的死谏之臣,肯定会晓之以理,进入“说教模式”。不过,在东周时期,这种套路未必管用。当时的阶级制度相当严明,梁惠王未必会对逆耳忠言心悦诚服,没准会做出一些翻脸不认人之举。
因此,孟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换了个角度: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毫无疑问,孟子挖了个坑,等着梁惠王来钻。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所以梁惠王的答案孟子早已心知肚明。只要梁惠王直指不论是“五十步”还是“百步”都是逃跑的本质,孟子的目标就达成了。
孟子想要阐述的道理就是:虽然,梁惠王觉得自己励精图治,但他所做的还是远远不足的。相比于邻国,梁惠王的政策就像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两个国家的政策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梁国的发展才不见好转。
文章插图
这下,问题再次被抛给梁惠王,梁惠王跳入了孟子挖好的逻辑陷阱。孟子的回答相当巧妙,他隐喻了当下梁国的政治情况与邻国相当,却没有直接指明是梁惠王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即便梁惠王想发火也没有由头。
梁惠王是个聪明人,这句话足以让他明白孟子要表达的观点。因此孟子接下来的指示,他只能选择毕恭毕敬地听完。东周时期的说客多如牛毛,可能让君主耐心听完自己观点的少之又少。孟子的一席话,无疑为自己赢得了主导地位,让梁惠王耐心地听他发言。
文章插图
孟子的主张我们比较清楚,就是以“民本”为主的“仁政”思想。孟子希望梁惠王能再接再厉,按照他主张的方向继续努力,于是,便给了梁惠王三条指导性意见:
第一条,不违农时。
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让老百姓能够按时播种、按时收获。然而,这四个字背后的潜台词却很宽泛,想要让老百姓规规矩矩地从事农耕,就得让他们承受合理的赋税,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轻徭薄赋,宽以待民,这才是不违农时的本质。
第二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让老百姓活着的时候能过上稳定的日子,吃上一口饱饭,穿上一件寒衣,即便在死后也能有一块长眠之地。不论是鳏寡孤独都能享受到政府的福利待遇,不至于流落他乡。老百姓的生计无忧,自然会对王道产生归属感和依附感。
第三条,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简而言之,就是教化。东周时期民间的读书人不多,所以老百姓普遍愚昧且缺乏教化。再加上法家盛行以前老百姓连法规的概念都没有,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不会僭越道德底线。因此,一定要让民众清楚何为礼义廉耻,何为荣辱孝悌。
- 中原到底有多大中原都包括哪些地方!
- 放屁真的无用吗?那是你不懂“屁”的善意提醒
- 卢德发现1700年前马赛克地板画,不仅精美,还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
- 这些诗你可能只知一句不知全诗
- 我们要怎样才能读懂《诗经》以《羔羊》这首小诗为例聊一聊
- 年少时不懂刘姥姥,嘲笑她太笨拙,读懂刘姥姥时,我们却不再年少
- 刘禹锡这首诗告诉了我们,生活虽然不如意,但是也要坚强地去面对
- 数千年里那么多古人去世,可为何我们如今看到的古墓如此稀少!
- 古代官员动不动辞官回乡,靠啥生活?古人有一特质我们丢失了
- 在家则可为众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