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到底有没有道理,为何老祖宗对此深信不疑

在科技尚未发达的古代,古人遵循“相由心生”的传统理念,对面相极为重视。因此古人对别人的评价,往往由面相开始,由此衍生出许多“相面工作者”。在古代就有许多流传深远的关于面相的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就是其中之一。这句话是否有道理呢?
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到底有没有道理,为何老祖宗对此深信不疑
文章插图
两腮无肉不可交,从字面意思来看,说的是腮帮两边颧骨明显的人,不值得委以重任。基本上人们对陌生人的评价,往往决定在一念之间。两腮无肉之人,会给人一种精明甚至狡猾的感觉,而第一印象又是最难改观的东西,久而久之,古人会对两腮无肉之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偏见。
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到底有没有道理,为何老祖宗对此深信不疑
文章插图
受古代社会发展的制约,人们形容面相时大多采用动物来物化,而两腮无肉的人看上去如同老鼠、狐狸一样,这些动物给人的感觉正是贼头鼠脑、阴险狡猾。再加上古代交通、通讯设备的欠缺,无法对别人进行深入的了解,古人往往遵循第一印象来评判别人,从内心中认为如此面相之人不可过多交往,无法托付重要之事。
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到底有没有道理,为何老祖宗对此深信不疑
文章插图
这一点,体现在古代女性上尤为明显。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下,女性的社会属性被压制,她们大多依附于男性而生存。一个骨瘦如柴的女性,很有可能被认为没有旺夫相。尤其身处战火纷飞、天灾不断的朝代,古人会将不幸归咎在女性身上。女性无法反抗,只能默默承受这样的言论,经过长达千年的流传后,这种古代俗语也逐渐成为民间约定俗成的面相标准。另外,从古代的社会结构来看,只有穷苦百姓才会两腮无肉,大富大贵之人,他们不用劳作,整日沉溺在酒池肉林之中,面相自然圆润、饱满。反观穷人,他们仅能为此在温饱线上下,再加上每日的辛勤劳作,身材和面相也会显得精壮。这句话的初衷,或许在当时只是用来区分穷人与富人的区别,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的意思也被曲解了。
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到底有没有道理,为何老祖宗对此深信不疑
文章插图
其实这句俗语的后半句,“脸上横肉为凶者”在民间同样广为流出。所谓横肉,就是腮帮两边的肉质较厚,呈横向发展,它超越了圆润的范畴。在古人的认知范围内,一脸横肉的人大多性情暴躁,不好接触。不少朝廷通缉的要犯,其长相正是如此。这也决定了人们对满脸横肉的人的第一印象,人们普遍认为这样的人穷凶极恶,而随着暴躁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横肉的发展态势更猛。
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到底有没有道理,为何老祖宗对此深信不疑
文章插图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促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转变。“两腮无肉、满脸横肉”不再是评判别人的唯一标准。人们在工作、社交中结识陌生人,靠的不是面相,而是多种评判元素,如人品、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幽默程度等等。这些俗语在现代社会已经落伍了,以面相来评判别人是极其幼稚且武断的行为。如今更遵循“人不可貌相”的理念。一个满脸横肉的人,可能会是公交车上唯一给老人让座的,一个两腮无肉的人,或许是公司面临危机时最为忠诚的员工。我们现在要想了解一个人,已经有了更多有效的途径,类似“两腮无肉不可交”这样的俗语已经没有了多少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与信息化的进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古人那套以面相决定命运的论调早已不适用。大量历史人物,用真实的事例证明,两腮无肉之人,同样可以委以重任。这些人不仅用事实反驳了俗语,也成为改变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俗语“两腮无肉不可交”到底有没有道理,为何老祖宗对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