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女性篆刻名家( 三 )
文章插图
刘淑度对篆刻艺术情有独钟,作为民族艺术来看待,一生痴迷,60载与篆刻为伴,一生治印无数。她坚持将传承“齐派”遗风作为自己的责任,同时宗法秦汉玺印,博采众家之长,博闻强识,融众家之长,而又相得益彰。
刘淑度在金石学、古文字学上下功夫很大,勤于动手、动脑。通过多读书,她系统研究了中国书法史与文字发展史,奠定了扎实的文字学功底。把大量精力用到研究先秦封泥印、秦玺印和汉印上,探索文字发展规律与篆刻发展规律。通过大量临摹汉印秦玺,她掌握治印技法,不仅求形似还要神似。同时,对古代碑刻情有独钟,多方寻求历代石刻铭文、铜石器铭和印谱珍本,精心研习,揣摩先人技法。通过努力,其篆刻作品得秦汉玺印之精华,“印从书出”“印外求印”,其治印个性更加突出。在章法上,既取古玺印之优长,又有小篆、隶书的特点,既有封泥印的遗风,又有汉印的宽厚、沉雄。其治印“绿化祖国”“家在德水之阳”“郑振铎印”等大量作品中,都将“齐派”“浙派”诸家特长与汉印结合起来,风貌也为之一变。
文章插图
在刀法上,融会百家而又出新意。刘淑度先生对“浙派”“徽派”“皖派”篆刻以及“西泠印派”诸家风格,对赵之谦《二金蝶堂印谱》、丁敬《龙泓山人印谱》等都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其优长。经过努力,她形成了以冲刀与切刀相结合的刻印技法,以涩刀入笔,冲刀、切刀及其削刀、披刀相结合,用刀奇拙刚猛、横冲斜插、富有动感。从用刀看,借鉴毛笔书法用笔手法,侧锋入刀,锋刃外露,线条爽利挺峻,有八面出锋之气,有时虽然线条细如发丝,而力度不减。可以说,其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风格更加苍劲质朴。
在布局上,章法变化丰富、错落有致。继承了齐白石“写意篆刻”的风格,坚持“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特色,注重留白、取红,虚实结合、疏密互动、粗细相间,视觉冲击力很强。坚持从平稳处着眼,入则有据、出则有范,又竭力避免平庸、平淡。印面平中见奇,拙中见巧,“金石味”浓。
在风格上,摆脱女性柔弱纤细的特点,更具有阳刚之气,篆刻线条硬朗刚健、刀法方圆互动、风格内敛丰富、格调质朴苍劲。有时还将行书、楷书直接入印,使印更加活泼有趣。
文章插图
刘淑度反对泥古不化,主张借古开今。她的作品特别是晩年作品,大都以汉印为基础,以平正大气为风骨,似“齐派”又有标新,似“浙派”又锋颖毕露,是集古今之长的嬗变。
刘淑度的作品更加注重篆刻内涵,既继承优良传统,又注入时代气息,更多追求意象美。她是中国几千年来篆刻艺术的“一抹亮色”。艺术当随时代,她的篆刻与时代相融,不游离社会之外。她的篆刻作品也十分注重一气呵成的节奏感,给人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她主张“虚实”结合,用刀过“实”,则会缺乏空灵感觉、降低感染力;过分追求“虚”,则会给人轻浮之感。一方面她追求“实”,强调用刀准确性,使刀笔随人意、意到刀行、刀停意不止;另一方面追求“虚”,强调言外之意、象外之形、形外之趣的艺术感觉,具有写意画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刘淑度的篆刻作品书卷气息深厚,欣赏其篆刻艺术作品,如同欣赏音乐,有高潮、有平缓、有起伏;时而如黄钟大吕,管弦合奏;时而如窃窃私语,小弦切切,余音绕梁不断;时而朦胧有致、轻盈披纱、轻妙流畅;时而庄严凝重、含蓄有度;时而快疾走马,密不透风,让人窒息。刘淑度作为一个艺术家,为篆刻事业做的成就与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高尚精神,她都做到了一个女性的最大努力,她作为一个女性篆刻家,也为篆刻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这就是刘淑度的艺术人生思想,一位女性对人生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理解。她用手中的刀与石抒发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塑造出民国时期中国女性篆刻的独特魅力。
- 让梁山好汉折损大半的方腊,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局如何!
- 历史上有什么遗祸千秋的决定八股文、闭关锁国,中国近代的屈辱
- 写出《悯农》的李绅,历史上竟有这么多黑料,反差惊人
- 它是历史上充满谜团的朝代,连都城都被后人议论纷纷,带你去解密!
- 中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5人,袁天罡仅排第3,第1名无人不服!
- 历史上哪些朝代是正统王朝,正统王朝与非正统王朝的区别是什么?
- 中国历史上的最牛学霸, 1300年只出了一个, 状元都比不过他
- 历史上《鬼谷子》一书,被列为禁书两千年,是否真的泄露了天机?
- 莫言和马尔克斯是如何描写女性的?莫言对马尔克斯的叛逆性接受
- 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