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大多被贬官的王克臣!
王克臣的祖父承衍娶了秦国贤穆公主为妻,王克臣算是沾了点光,景佑年间进士及第,仁宗皇帝阅读他的文章,对臣下说:“贤穆有孙子科举得中,值得高兴啊!”因此,王克臣做官多次升迁,直到寿州通判。但后来,仕途屡屡失意,大多被贬官。
文章插图
他为了安抚人心,自己决断,惹得朝廷不高兴,被贬官。他在寿州做通判的时候。击鼓吹号角的士兵趁着夜色进入州衙,殴打郡将。按照军法应该严肃处置,监军带人擒住那几个士兵。监军和所带士兵都披铠甲,持刀立在院子里,大小官吏都很害怕的看着他们。王克臣出来主事,他缓缓地说:“这不过是盗贼而已。”当即命令披甲的士兵离开,告诫行凶的士兵自己承认错误,不要牵连别人。众人都高兴,对王克臣很是敬服。这天正好是天祝节,王克臣带领属官按照正常的仪式朝拜,没有受这件事的影响,人们都觉得安心,没有发生什么变乱。但是,朝廷还是给王克臣定了罪,贬为潭州监税。按理说,击鼓吹角的士兵夜入州衙,殴打郡将,属于犯上作乱,应该斩首,可是王克臣却轻描淡写地处理了,还没对几个闹事的士兵追究,如此一来,幕后的主使就不能浮出水面,那么,王克臣是否和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有勾连,或者他就是幕后主使,对几个郡将有意见,明着不能来就来暗的,抑未可知————这也正是朝廷方面的担心。王克臣虽然大事化小,也稳定了人心,可是却并不招朝廷喜欢,朝廷对他的定罪贬官说明朝廷方面不认可他,尤其是这件事上不认可他,认为他脱不了干系。那么,事情到底和王克臣有没有关系?史料湮没无闻,人们就不知道了。
文章插图
王克臣的第二次贬官是受到了牵连。熙宁年间,王克臣担任判官,升任盐铁副使。当时一个叫郑侠的官员因为上书得罪朝廷,被放逐岭南。王克臣曾经推举郑侠,并且赠给他白银,因此受到牵连。从宋太祖时期朝廷就定下律法,推举官员的人一定要慎重,如果推举上来的官员犯了罪,那么推举人也要受失察之罪,也要跟着被定罪。郑侠被朝廷流放,曾经推举郑侠的王克臣也获罪,被削夺官职,降为户部副使,以集贤殿修撰担任郓州知州。王克臣被贬官往往因为自作主张,站不好队,没有什么京城官员维护他。他只有在任上做出政绩来,才会得到朝廷青睐。他自作主张的脾气还真让他做出了一点政绩,也因此升了官。他在郧州做知州的时候,京东强盗很多,官府制止不了。王克臣请求自行决断,处置应付。于是,他下令各州郡官吏,把地方上最凶暴的人逮捕,并带上刑具,派专人押送过来,斩首示众。一下就镇住了盗匪,盗匪的活动稍稍收敛。这一件事还不足以成为他升官的政绩,因为里面有蛮干的痕迹。还有一件事,就有大政绩了。黄河在曹村决口,王克臣急忙带人到城下筑堤坝。有人说:“黄河在澶渊决口,离郓州还很远,而且州城早就迁移到高处,八十年来不知道有水患这回事,哪里可用的着筑堤坝呢?”王克臣不听,仍然自作主张,犯了那股轴劲儿。他带人加紧施工,把堤坝筑成之日,大水来到了,湮没了很多房屋,没有被水淹没的离着水面仅有一尺来高。王克臣并没有停工,又修建通道,连接到东平王陵埽,人们得以跑到那里去躲避洪水。等洪水退去,事情安定下来之后,人们都画像来供奉他,把他当成神灵一样的人物来崇拜。
文章插图
因为这件事,朝廷让他升任天章阁待制,调到瀛洲任知州,可是,很快他又因为一件事被贬了官。同样的错误他似乎犯了两回,都是为了大事化小,却成了别人的口实。有人报告外来暗探入境,朝廷下密旨催促定案,株连的人很多。王克臣暗中延缓此事,并不株连很多人。不久,暗探在别的地方被捉到。王克臣因为这件事,被朝廷调到太原,其实还是为了自己地方的安定,不执行朝廷密旨,被调任别的地方。这还不足以说明他被贬官的事实,大将王中正征讨西夏没有什么功劳,没脸见皇帝,就诬陷王克臣姑息士卒,让士卒们没有斗志。因为这次诬陷,王克臣被贬为单州知州。
- 一生只有一位皇后,也从不纳妃,两人相伴18年!
- 纵观徐志摩一生三位佳人伴终生,到底谁才是他的真爱!
- 《白鹿原》最经典10句话,说透了现实,读懂能受益一生
- 灵隐寺的一副对联,14个字写尽了一生,点醒了多少世人
- 苏秦的一生充满起伏,从史料入手看他从成功到失败经历了什么!
- 他一生在五个朝代为官侍奉过十三位皇帝,最后还活到80岁善终
- 他是泰国近现代化之父,把一生贡献给泰国的朱拉隆功大帝
- 父亲不留遗产,母亲远走异国,姐姐失联31年,他一生有亲人无亲情
- 韦小宝的一生太真实风光时大臣义结金兰,落魄时好友敬而远之
- 用一棵树的一生,和孩子聊聊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