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牧羊人”到“李焕英” ——我们的心灵在寻找什么?


从“牧羊人”到“李焕英” ——我们的心灵在寻找什么?
文章插图
袁湛江(中)和学生在一起
●作者简介
袁湛江,浙江省正教授级语文特级教师,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创校校长,宁波市名校长,浙江省督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特约校长教师培训专家,全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联盟主席。从教超过40年,在教育思想上一直倡导并践行“个性化教育”,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分别做过访谈和报告,引起热烈反响。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被收入朱永新先生主编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从鼠年到牛年,娱乐圈两部作品红遍大江南北,一部是王琪创作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一部是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
透过这两部作品的走红现象,我们在思考:在信息爆炸、文化流动的长河中,我们的心灵到底在寻找什么,追求什么,我们会在哪一个港湾稍作停泊,蓄势远航呢?
从“牧羊人”到“李焕英” ——我们的心灵在寻找什么?】第一,真诚,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为什么在中华民族的话语体系中,“真、善、美”中的“真”要排在第一位?因为世界上如果失去了真,一切善和美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但我这里要说的“真诚”,又不完全等于“真实”,区别在于: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而真诚不一定都是客观存在,但它反映了更本质的真实,因为它过滤掉了生活中的杂质,拨开了似是而非的迷雾,让我们更清晰地感受到生活的本质。
两部作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都表达了对“真诚”的追求。《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中牧羊人和养蜂女在可可托海偶遇的故事,未必是现实生活的简单照搬,但是牧羊人的一往情深和勇于担当(“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养蜂女的与人为善和忍痛割爱(“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分明让我们感觉到人物的可爱和故事的可信。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玲讲的就是自己亲生母亲的真实故事,包括贾玲的本色出演,堪称经典的台词:“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贾晓玲的自白)。“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李焕英)。如此朴素却直击泪点。
第二,直面生活中的缺憾,坚守向善尚美之初心。不论是苦苦追求却没有结果的“牧羊人”,还是那个穿越时空却无法唤回母亲的贾晓玲,不管他们如何努力,现实生活都没有给他们一个圆满的答案。当不如意的事情降临到你面前的时候,痛苦、焦虑、迷茫、悔恨交织围困你的时刻,你是否能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擦干眼泪,不忘初心,将美好的情愫连同惨痛的教训转化为前行的能量?这才是艺术的最高魅力。
一位年轻的教师问我一个问题:“如何成为一位受学生尊敬和喜欢的老师?”我说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将自己对学生真诚的爱有效地传递到每一个学生心中,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温暖和力量,而且这种爱,不应因为学生成绩和家庭等因素的差异而受到影响。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都有接受爱的权利;而每一位教师,都有对所有学生释放爱的义务。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以爱字当头,处处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简单地将考试成绩和考核指标放在第一位,我们就更有希望接近教育的本质,你必然就会获得学生由衷的认可和尊敬,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