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八 )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8《沉默的大多数》是中国作家王小波最初发表于1996年第4期《东方》杂志的杂文,并于199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后来又有很多出版社出版,最新出版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在该作品中倾注了其对中国民众命运的关注,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构身边复杂的事态 。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品学专业 。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王小波无论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作品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被人们广泛阅读、关注、讨论并引发了一场持久不衰的王小波热 。王小波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一定会赢得更多的会心的微笑 。
王小波所著的《沉默的大多数》,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他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 。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 。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
正如王小波的一段话:“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 。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9读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提到《巴巴拉少校》中的安德谢夫先生考教自己的儿子,问他能干点什么 。儿子答:干什么都不行,我的特长在于明辨是非 。安德谢夫把儿子损了一顿:“你说的那件事,其实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
这两天网络上出现的“广州方圆小学老师虐待学生致其吐血”的事件,晚上刷微博初看到的时候很气愤,恨不得立刻转发声讨老师 。克制住了自己,因为知道晚上的自己很不理智,太冲动 。第二天又详细看了看,已经有网友在下面质疑血迹不合常理,诊断书上未提及吐血等症状,以家长的说法,医院不可能还让孩子在门诊输液,有作假夸大之嫌,但提出质疑的少许网友被其他人骂得狗血淋头 。公安局也发布了“事件有所出入,尚在调查”的声明,下面的网友依然一片激动的捍卫自己认为是事实的事实 。果然今天有所反转,庆幸自己当初尚存理智,没有被一时的情绪牵着走,等待了官方调查结果,不然就要打脸和羞愧了 。当然这次事件,家长造谣威胁有错,老师体罚学生也有错 。
又想到之前“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的红色轿车女司机,行驶途中被突然转向的公交擦到,车身旋转90度,逃过一劫 。事故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被骂惨了,被谣传为开车逆行导致公交坠江,受害者变加害者 。当初虽然没有在网络上发言暴力这位女司机,但我也对最初的新闻信以为真,和朋友分享这条新闻并在聊天中加以责怪,在此我向这位女司机郑重表示歉意 。也警醒自己,不要听信一家之言 。在对事情发表看法之前,先想一想,再等一等 。想一想网上的言论有没有证据支撑,证据是否可信;等一个最终调查结果 。
网络时代,明辨是非变得更容易了吗?似乎并没有,我们能更轻易的查阅到知识,也更轻易的被言论蒙蔽,被大众情绪浸染 。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时代,更要慎用自己的话语权,明辨是非靠的不是众口铄金,而是个人思考和专业调查的结合 。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10拿到《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的时候,我便产生了共鸣,应为自己也是属于这种性格的人,因为我平时也不喜欢怎么讲话,或者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发言,套用书中一句话就是“在公共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却是妙语连珠 。”现在的社会中,总有一些人干什么事都比较积极,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自己的才华被淹没 。
福克先生说过,说话即权利,可见他们和乐忠于这种权利 。但我喜欢听他们说完,自己在内心思考,而这种思考对于大家是否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说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 。王小波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 。或许是从沉默中才能得到更多地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