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1)


有人会说,如今交流工具之发达是十五年前所不敢想象的,民众广泛地表达,自由地谈吐,又何来沉默的大多数?不错,如今的信息承载传播渠道之多,个人意见的表达参与之频繁,的确都已经是在一个崭新的高度 。法律和政府的民主自由护佑着每个人说话的权利高速的信息传播让每一处的新闻为世界共享,所有人在网上都是那么自由以至于泛滥了自由 。前段时间,某医院的“手术室自拍”在被爆出来时在网络激起了千层巨浪,在一片唾骂之声中无数医患关系与不负责任的帽子被网友狠狠地扣上,随处都是对之口诛笔伐,直逼得相关医生恸哭停职但随后的调查显示事情的真相是医生在七个小时的成功手术之后又即将告别老手术室,因而拍照留念,极可同情又无可厚非 。于是整个网络舆论势头又立刻反戈,那些极富正义感的网友们慷慨陈言,唾沫星子又喷往不清事实,胡乱导向的媒体身上看似结局挺对,但可惜的是这前后的网友大致是同一拨人,由此可见泛滥的自由使大众的愤怒变得更加廉价,更加无原则却又更加肆意地泼洒 。在诸多专业领域的新闻下,也充斥着许多没有深入的相关知识却又自以为是得开喷之人,仿佛定要激愤地批判几句才可以淋漓地显示自己心中独挽无知众生的正义感使命感来殊不知可笑至极.网络因此变成了仲夏夜的荷塘,纷杂起伏着青蛙的喧嚣.
彼时王小波在呼唤着沉默者们的爆发,而我却想劝劝喧嚣者们多沉默一些 。余秋雨说对于一个文化来讲,喧嚣是短命的别名我想说,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喧嚣恰是人民精神肤浅的象征 。沉默是金,可以造就冷静、理性、睿智的人,让冲动和幼稚犯下的过错大大减少 。时喜欢开会,喜欢到处抓右派,纠斗"臭老九"们的人们,不是沉默的人喜欢肆意谩骂攻击他人,而不是平等的与他人交流的人们,不是沉默的人浮于表面,追求眼前利益,好做"面子工程"的人们,不是沉默的人 。所以,当下我们更需要的是沉默,做那理智的清醒的,沉默的极少数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
<沉默的大多数>是我接触过的王小波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黄金时代>),所以对他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幽默的笔调,独特的见解,足以争取到了一大批像我这样的读者 。
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我平时也是不怎么爱说话的,或者说不怎么爱在公共场合说话 。套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 。”现在的大学生活里,总有一些人干什么都特别积极,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自己的才华被埋没 。福克先生说过,话语即权力,可见他们很乐忠于使用这种权利 。但我喜欢听他们都说完,自己在内心思考,而这种思考有没有被大家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说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 。当然,我们还身处校园,不必要为自己的口无遮拦负什么责任 。或许某一天,我们进入了社会,知道了什么是祸从口出,我们也终将变得沉默 。
王小波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 。或许是因为沉默能让人更冷静的思考,但是交流不也是一种提升思维高度的方式吗?这一点我不是很明白 。不过或许我能从沉默中找到答案 。
从王小波的作品中能看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深深的隔阂,以及在此隔阂下的互相抨击 。那么,是不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所戴上的面具越来越厚重的结果呢,在这样一种封闭下人们的生活还会快乐吗?这个问题还得我戴上了面具之后才能找到答案 。
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时代,充斥着太多诱惑 。不同的思想观念左右着人们的行动 。有人愿意舍己救人,有人愿意披露真相,也有人愿意散布谣言 。因此我总是警惕地看待身边的一切,谁能知道表象背后隐藏着什么,连鲁迅这样的人出门都带着短刀,“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间”,更何况涉世未深的我们,还是小心谨慎为是 。沉默往往代表着行动,不是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吗,不是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吗 。沉默往往伴随着力量的积聚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们沉默着,包容着,同时也关注着 。沉默是一种内在性的处世方式 。沉默或许是一种积蓄的过程,谁也不知道爆炸后的沉默会是什么 。
沉默的一代人绝不会是垮掉的一代人 。20个世纪闹得太多太喧嚣了,这个时代的青年们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谨慎 。对于杂志上刊登的调查,我们都清楚那是要登出来吸引人眼球、赚取吆喝的,所以我们沉默,所以我们含糊 。因为我们绝不愿意说谎,因为沉默是对选择权的尊重 。我们坚信,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沉默,我们理性,我们耿直 。但沉默绝不违背自己的内心 。当时代召唤之时,沉默的大多数会挺身而出,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