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留村文言文翻译( 八 )


秦桧曾经邀请李弥逊到他的私人住宅,说:“目前 *** 官员正空缺,假如你能够对宋金和议不再提反对意见,我当会请你去两地同时任职 。”李弥逊回答“:我李弥逊受国家恩惠已经很多,怎么敢因一些小利而忘记国家民族大义呢 。
看看现在正在进行的宋金和议一事,举国上下都不认为应该这样做,我只有离开这里以报答相公的恩典了 。”秦桧无言以对 。
第二天,李弥逊再次上奏疏,言词急切直率,又指出:“送伴使察言观色、百般逢迎金国使者,不顾及国家利益,不体恤 。
5. 游东坡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游东坡
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 。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 。一 *** 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 。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 。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 。泉寒熨齿,但不甚甘 。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 。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
十九日早晨,在东坡游玩 。从州门向东,冈垄高低,到苏东坡则地势平旷开朗 。东起一块高地很高,有三间屋子 。一处垄头昂起,称为“居士亭”,亭下面向南一间屋子很雄伟,四壁都画雪 。堂中有苏东坡像,戴着黑帽穿着紫皮大衣,横按竹杖,这就是雪堂 。堂屋东面有一棵大柳树,传说认为是东坡亲手种植 。正南面有座桥,上面写“小桥”,因“莫忘小桥流水”的句子命名 。其下最初没有渠道,遇到下雨就有涓涓的细流淌出 。原来只是一块石头放在它上面,最近就增加修了一座木桥,上面盖了一所屋子,很有些衰败感觉 。东面有一口井,称为“暗井”,出自苏东坡诗中“走报暗井出”的句子 。泉水冰凉使牙齿感到寒冷,只是不很甜 。又有一座“四望亭”,正与雪堂相对 。在高山上,纵观山河,是一郡中(风景)最好的地方 。
6. 董行成文言文翻译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 。
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 。天欲晓,至怀州 。
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日:“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 。人问何以之 。
行成日:“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 。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 。
以此只之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
翻译:怀州河内县的董行成能测出谁是小偷 。有一个人从河阳长店偷了行人的一头带皮袋的驴 。
天刚刚亮,到了怀州 。董行成到了街上,看见了,喝斥道:“站住小偷!马上从驴上下来!”于是抓住了小偷 。
人们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董碃俯百谎知荷版捅保拉行成说:“这头驴走的很急,人也大汗淋漓,不是走远路的 。看见人就牵住缰绳绕过,是害怕的表现,由此便可知道 。”
于是啄着小偷送到县衙,有丢失驴的主人在找驴,果然如他所言 。
7. 汪克宽文言文翻译明史汪克宽传【原文】 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 。
祖华,受业双峰饶鲁,得勉斋黄氏之传 。克宽十岁时,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 。
乃取《四书》,自定句读,昼夜诵习,专勤异凡儿 。后从父之浮梁,问业于吴仲迂,志益笃 。
元泰定中,举应乡试,中选 。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慨然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 。
《春秋》则以胡安国为主,而博考众说,会萃成书,名之曰《春秋经传附录纂疏》 。《易》则有《程朱传义音考》 。
《诗》有《集传音义会通》 。《礼》有《礼经补逸》 。
《纲目》有《凡例考异》 。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 。
至正间,蕲、黄兵至,室庐赀财尽遭焚掠 。箪瓢屡空,怡然自得 。
洪武初,聘至京师,同修《元史》 。书成将授官,固辞老疾 。
赐银币,给驿还 。五年冬卒,年六十有九 。
(《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儒林传一》) 【译文】 汪克宽,字德一,是祁门县人 。(他的)祖父汪华,受业于双峰人饶鲁,得到理学大师勉斋先生黄氏(黄干)的真传 。
汪克宽十岁时,父亲教给他双峰问答之书,(他)总是有领悟 。于是取出《四书》来,自即确定句读,昼夜诵读研习,专心勤奋与一般的小儿不同 。
后来随从父亲到浮梁,向吴仲迂求学,志气越发深笃 。元末泰定年间,被举荐参加乡试,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