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抓住一个“愁”字展开 。如果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多少透示着凄清悲凉 , 那么“江枫渔火”难道不给诗人一点光明与温暖吗?然而 , “对愁眠”却凸现在人们面前 。旅途的孤独、寂寞 , 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 , 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 , 满目寒霜洒遍江天 , 一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 , 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心的基调 。人在逆境中(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来) , 最忌的是景物伤怀 , 诗人泊船于枫桥之下 , 本来心情就已凄恻 , 却偏逢残月 。外出旅游者(也许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会对家人无限牵挂 , 可谓归心似箭 , 盼望与家人团圆 , 然而 , 他却客舟孤苦、愁怀难遣 。残月也许已给诗人一丝莫名的预示 , 更兼乌鸦悲鸣的不祥之兆!(听到乌鸦啼叫 , 人们都会将其与不详联系)满天的飞霜又怎能不令诗人一阵阵心寒?
“江枫渔火对愁眠” 。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 , 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 , 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 , 绘景已达到美得无瑕的境界!然而 , 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 , 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 。作者为什么愁?有几多愁?景愈美则情(愁)愈烈 。诗人面对美景 , 却没有半点的欢乐 , 愁得辗转反侧 , 这是为什么?我们回顾前文“月落”、“乌啼”、“霜满天” , 俗话说天黑怕鬼 , 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诗中没说 , 不得而知 。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 , 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 。郁结难抒 , 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 。从他害怕乌啼 , 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 , 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 。霜 , 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 。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 , 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 , 这霜就有点“不妙”了 。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 , 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 , 静得可怕 , 静得令人难以入睡 。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 , 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 , 后幅却特别疏朗 , 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 。这是因为 , 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 , 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 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 , 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在暗夜中 , 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 。而静夜钟声 , 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 。这样 , “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 , 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 , 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
《枫桥夜泊》是一首情与景交织在一起的古诗 , 全诗除了“对愁眠”外 , 其余都是刻意绘景 。它不是直抒胸臆 , 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 , 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 。欲抒情 , 先绘景 , 情随景发 , 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 。由此可见 , 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 , 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 。在教学这类古诗时 , 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 , 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 , 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3《枫桥夜泊》赏析窦凤才
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注释】
泊 , 停船靠岸 。
渔火 , 打鱼的人点的灯火 。对 , 这里有“伴”的意思 。
姑苏 , 苏州的古称 。寒山寺:在苏州西郊枫矫之侧 , 相传唐僧寒山 , 拾得曾居此 。故名 。
- 文字识别翻译软件有哪些 三款英文识别翻译软件推荐
- 别董大古诗的意思翻译
- 不义不昵,厚将崩翻译
- 藏头又藏尾的表白诗谈爱 谈爱李白原文及翻译
- 伯牙鼓琴文言文翻译
- 沈园二首陆游翻译
-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这一段翻译
- 文言文翻译中常见的错误 文言文翻译的十种方法及口诀
- 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翻译
- 唐诗小儿垂钓原文赏析翻译 小儿垂钓古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