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信念与情境-中国古代佛像雕塑中的几个重要视角

因为是佛教的雕刻 , 所以这里面一定是有信念的成分 , 无论是出资供养者的信念 , 还是工匠群体的信念 , 他们制造佛像都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情感 , 现在我们回头去看 , 说是迷信也好 , 或者是心灵上的一些寄托也罢 , 在那个时代 , 都建立在一个非常坚强的有关于信念的基础之上 , 但这种特殊的信念 , 并不是土生土长的 , 它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才开始逐渐的兴起 。
一种外来的宗教进入汉地 , 本身就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 并且会被不断的改造 , 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的需要 , 而且在此之前 , 它本身也是被其他的多元文化所影响 , 比如古希腊、印度、波斯等等 , 当然传入中国后也被中国的本土文化所改变 , 而且可以说是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里面重新被创造 , 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文化情境的问题 , 这也是今天要讲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
中国佛像雕塑开始被西方人关注的时间和受到重视的时间是很晚的 , 在20世纪初 , 也就是一九零几年到一九一零年前后 , 一些西方的学者来中国考察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 比如沙畹(Chavannes) , 伯希和(Pelliot) , 斯坦因(Stein) , 弗利尔(Freer) , 喜龙仁(Sirén)等等 , 同时他们也带走了一些佛教文物 , 并且都有各自的研究著作 , 这些著作现在还被当作研究中国佛像雕塑一些重要的参考资料 。
另外 , 咱们中国梁思成先生的著作 《中国雕塑史》也算是比较早期的研究 , 他们那个时代研究石窟雕刻非常的艰苦 , 交通不方便 , 时局也不稳定 , 按他的话说就是:“兵匪满地 , 行路艰难” , 不像现在有高铁 , 有手机了 , 都很方便 。
之前早期的研究者 , 他们对中国雕塑的看法 ,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批后来的学者 , 也推动了中国雕塑的研究进程 。我这里呢 , 摘录一些他们对中国佛像雕塑的一些看法 , 给大家念一下 。

阳新:信念与情境-中国古代佛像雕塑中的几个重要视角

文章插图

阳新:信念与情境-中国古代佛像雕塑中的几个重要视角

文章插图
弗利尔在1910年的时候去龙门考察 , 写了一本游记 , 其中对宾阳中洞以及奉先寺的佛像都有过比较精彩的描述 , 他说:“我们在其中能找到古希腊 , 埃及 , 甚至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踪影;但在动态精美程度 , 线条的优雅或情绪方面 , 我想不出任何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 。”这是他游记里面的一段话 , 当然这个评价是带有很大感性成分的 , 有一点夸张 , 但是可以看到 , 他已经把中国雕塑与西方的雕塑联系起来 , 进行一个比较 , 并且很明确地注意到了中国雕塑中的线条和动态以及情绪的表达 。
另外 , 他对奉先寺天王像与力士像的评价也相当高 , 他说:“这两尊像使我想起了更强健的希腊雕塑 , 以及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 比起雅典或罗马的雕塑 , 我觉得龙门的这两尊像蕴含了更丰富的想象力 , 显得更自然更有力 , 个性也更鲜明 。当然 , 龙门的环境是独一无二的 , 与雅典和罗马一样 , 历史和传统在这里非常重要 。”
这段话中 , 他提到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个性鲜明这两个特点 , 因为是力士像和天王像 , 他们的表情、动作都比较张扬 , 特别是唐代的气势 , 这一点可能感染到了他 。另外 , 他提到了历史和传承与古希腊罗马一样 , 龙门石窟从北魏开始一直持续到唐代 , 其中有很多皇家的关照 , 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之下所形成的厚重感 , 平衡感 , 是非常独特的一面 。
然后我们来看喜龙仁的一些观点 , 1925年 , 喜龙仁出版了《5到14世纪的中国雕塑》 , 其中有一段比较著名的话 , 也是针对龙门石窟奉先寺的 , 他也拿大佛像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去做一个比较 , 这段话的比较长 , 我截取最后一段 ,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它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 它渗透有一种精神意志 , 这种意志把自己传达给观者 , 像这样的作品使我们意识到 ,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中 , 迄今为止所强调的所有个体差异 , 只是生命之泉伟大水面上的涟漪 。”但是呢 , 后面还有一段话 , 可能并不是被很多人所注意 , 他是这样说的:“从艺术的角度来看 , 人们可以称这样的雕塑为抽象的或高度传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