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蓝志勇:走在“双一流”奋进的道路上( 三 )


他们认为 , 传统名校限制生源 , 选最聪明和家境好的学生入学 , 这些学生不教也会出路更好 , 并不全是大学的功劳 。 另外 , 60%的打分来自知名人士的感觉 , 他们不少会照顾自己学校 , 或是按自己20到30年前的印象评分 。 加上不同学校的公关宣传力度不一样 , 很多排名并不能反映高校现有的实力 。
不少中国学生冲着一些名校而去 , 交了大笔学费 , 结果发现所在的系所只是一个“空壳” , 只好以“好的学校交往的人层次高”来自我安慰 , 但细问起来 , 自己层次不高的并交不到高水平的朋友 。
笔者就曾问过一些美国大学的系主任和院长:你一个“一人学科” , 也没有多少学生和发表的成果 , 怎么能在美国排到前几名呢?他告诉我 , 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不多 , 他自己当然把自己的分打得很高 。
所以说 , “一流”的评价 , 其实很有难度 , 难以做到准确 , 也不需苛求 。 有的是真一流 , 滥竽充数的也不少 。
在探索前沿的阵地 , 重要的不是排名 , 是高密度的知识力、能够参与对话的能力 , 是强有力的创新文化 , 是多元与包容、无等级限制、能够发挥一流群体能力的制度环境 。 如何创造这样一个兼容并蓄的学术共同体 , 才是一流高校最重要的挑战 , 要做到这些 , 需要假以时日 , 也不是外人能够轻易看透的 。
3
一流的特质
“一流”没有标准 , 但有特质 。 一流的高等学校一定是一流人才的集聚地 , 一流思想和研究的碰撞之地 。 “一流”不仅仅是论文的数量、投入的资金、庞大的学生群 , 更重要的是无可比拟的群体创新力(innovativesynergy) , 这些能力与以下因素相关 。
一流的高校 , 必有一流的价值标准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 也就是我们说的除了体制机制外的“软环境” , 鼓励创新、容忍不同 。
前任哈佛大学校长凯瑟琳佛斯特说过 , “大学的成功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 , 正是我们的不同在支撑着我们的强大 。 ”知识密集度和经验密集度高的优秀人才 , 在一流的环境里 , 能够感到如鱼得水 , 有支持、有互动、有挑战、有激励 , 能够完成他想要完成的工作 , 不无端受制于莫名其妙的限制 。
一流的高校 , 必然有众多热爱知识、追求真理 , 努力用知识和技术造福人类文明的有奉献精神的人 。
学术界也有过优秀的学生该学习什么专业的讨论 。 在经典物理学统领科学的时候 , 学生优选学科的顺序是: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 而人文学科的底层是历史和艺术 。 商业本就不是一个学问 , 是人际关系和交易能力 。
进入20世纪末叶 , 私有化、市场化和跨国公司的出现 , 大大提高了企业高管的工资水平 , 对高等学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 这时优秀学生在选专业时 , 次序变成了:商、法、医、工、理、社科、人文、艺术 。
究其原因 , 还是因为学习的目标被功利化了 , 就像古时候所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宰相门”一样 , 为的是金榜题名 , 蟾宫折桂 , 光宗耀祖 , 而不是对知识本身的追求 。
一流的高校 , 必须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引路人 。
一方面有科学的前沿和永不休止的创新前进的能力 , 另一方面也必须有强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作为社会文明的守夜人和社会体制机制变革的开路人 。 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尚的政治道德和思想情操 。
科学技术是工具 , 既有强大的改造社会的能力 , 也有强大的破坏能力 。 在科学技术与市场结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 , 有国家利用尖端武器侵略他国主权 , 也有组织用有缺陷或不成熟的能源、数据甚至基因技术掠夺社会财富、奴役他人 , 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 当好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守夜人 , 需要有强大的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来支持 。
一流的大学 , 自然要有一流的学生 。
如何定义和培养一流的学生 , 是一流高校最大的挑战 。 在追赶一流和前沿的时代 , 需要的是工具型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 , 比如说在同等情况下、按照特定的标准 , 考分最高的学生 。 在攀顶登峰的过程中 , 人们发现 , 不是考分最高 , 在应试的漫长“挣扎”中失去了学习兴趣、耗尽了精力、动力的学生 , 而是对知识有执着追求 , 有内生动力的学生 , 才是最后成功的学生 。
以博士生培养为例 , 当前的博士生招生 , 偏重第一学位 。 一些早年没有机会、早期考分不理想或是其它原因没能考上“985”、“211”的学生 , 在进入程序之前不少就被刷掉了 , 因为我们是用统一标准和集体投票的方法决定录取和毕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