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美国推理小说“死”了么?


_本文原题:美国推理小说“死”了么?
2017 年12 月28 日 , 77 岁的美国女性推理小说名家葛拉夫顿(Sue Grafton )在加州圣巴巴拉家中去世 。
这位个性突出的女作家自1982 年的处女作《不在场证明》("A" Is forAlibi )至去世当年出版的"Y"Is for Yesterday, 总共发表了25 部以女侦探金丝. 梅芳(Kinsey Millhone )为主角的系列推理小说 , 距她早年拟议中26 部(即从A 到Z, 所有字母排一遍)的创作计划完成 , 仅一步之遥 , 对推理小说和悬疑小说爱好者而言 , 无疑是终身憾事 。
作为全球重要推理小说流派之一 , 美国曾经是推理小说大师、名作辈出的热土 , 爱伦. 坡(Edgar AllanPoe )曾被萧伯纳(GeorgeBernard Shaw )誉为“美国最伟大的两个作家之一(另一个是马克. 吐温Mark Twain ) , 范. 达因(S. S. Van Dine )、雷蒙. 钱德勒(RaymondThornton Chandler )、达希尔. 哈米特(Samuel Dashiell Hammett )、埃勒里. 奎因(Ellery Queen )、约翰. 狄克森. 卡尔(John Dickson Carr )等 , 都堪称开辟一代风气的推理小说代表作家 , “冷硬派”推理小说系美国独创 , 女性推理、密室推理和历史性推理等流派 , 美国也高手杰作不断 。 在将推理小说“变现”方面 , 做了整整一个世纪全球商业化首席强国的美国更是得天独厚 , 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推理小说连播、推理广播剧开始 , 悬疑电影、侦探电影、推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层出不穷 , 至今仍有相当影响力 。

陶短房|美国推理小说“死”了么?
本文插图

陶短房|美国推理小说“死”了么?
本文插图

陶短房|美国推理小说“死”了么?
本文插图
【陶短房|美国推理小说“死”了么?】
然而近年来不断有人惊呼 , 美国推理小说“已死” , 他们的理由是“大师凋零”:自葛拉夫顿去世后 , 仍活跃于世的大师级推理小说代表人物 , 似乎只剩下82 岁高龄的劳伦斯. 布洛克(Lawrence Block ) , 这位造就了马修. 史卡德(Matthew Scudder )和“雅贼”(Burglar )等五个推理小说系列的著名作家精力充沛 , 不但“开五个副本”开创推理作家先河 , 且每个系列主人公个性迥异 , 甚至有两个系列创造性地以罪犯为主角 , 被评价为“犯罪小说式的推理小说” , 令人耳目一新 。 他甚至还出版了4 部介绍如何写小说的“秘笈” , 因此被人戏称为“美国推理小说教父” 。 但即便是这位“教父” , 也曾出现过明显的创作空窗期 , 他的“秘笈”自1987 年后再未更新 , 且似乎也并未由此培养出多少年轻有为的“推理小说新一辈”来 。
说到美国推理小说的推陈出新 , “神秘作家协会”(MWA )仍在不懈“招新” , 自1946 年起便不间断颁发、堪称延续至今最“传承有序”推理小说奖项——爱伦. 坡奖(Edgar Awards ) , 近年来也风头不竞 , 过去20 年间仅涌现出一位两获最佳小说奖的推理作家(惊悚小说名家约翰. 哈特John Hart, 代表作是2010 年荣获爱伦. 坡奖和巴里奖的《最后一个孩子》The Last Child ) 。
其实当代美国推理小说的生存状态并没有那么糟:经典大师的再版作品仍能长期“霸榜” , 新生代作家(如哈特和史蒂夫. 哈密尔顿Steve Hamilton 等)的新作 , 也隔三差五可以登上《纽约时报》等各大著名书籍热销榜 , 新的推理系列主角 , 如沃尔特. 莫斯利(WalterEllis Mosley )笔下的非洲裔私家侦探伊阿西. 劳林斯(Easy Rawlins ) , 和艾丽. 格里菲斯(Elly Griffiths )笔下的法医考古学家露丝. 加洛维(RuthGalloway ) 。 网络时代也并未令推理小说家落伍 , 汉密尔顿和号称“恐怖小说之王”的斯蒂芬. 金(StephenEdwin King ) , 都是在线小说的大赢家和公认高手 , 后者甚至被认为开创了“数码推理小说”的崭新流派 。分页标题
然而颓势毕竟还是一望可知的 。
首先 , 即便“新生代”其实也普遍不甚年轻了:斯蒂芬. 金已经73 岁 , 沃尔特. 莫斯利68 岁 , 约翰. 哈特55 岁 , 甚至2020 年刚刚获奖的艾丽. 格里菲斯也已经58 岁了 , 这和上世纪50-70 年代推理小说全盛期 , 获奖作者普遍年富力强、“高龄作者”只能在“终身成就奖”名单中寻觅 , 形成鲜明对比 ,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 , 推理小说风光不再 。
其次 , 则是影视的影响 。
和其它国家相比 , 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受影视影响尤为突出 , 悬疑大师希区柯克(SirAlfred Hitchcock )和多位推理作家的合作历程人所共知 , 而钱德勒“每部作品都搬上过大小银幕”的纪录 , 在当代小说创作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 与之相比 , 终身不愿染指影视改编、所有作品都与影视剧无缘的葛拉夫顿 , 反倒是绝对的异数 。
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影视剧的背后几乎都是大资本 , “看不见的资本之手”染指过多 , 对推理小说和推理小说家也不可避免造成伤害 。 沃尔特. 莫斯利在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合作《星际迷航. 发现》第三季(Star Trek: Discovery (season3) )时和投资方发生尖锐冲突 , 又被CBS 借“政治正确”敲打(据说被“其他合作者”投诉“不尊重非洲裔”、“使用了不适当措辞” , 其实莫斯利本人是犹太人和非洲裔混血 , 经常发表反种族歧视言论) , 最终愤然“退群” , 这被认为是“当代推理作家生存状态的缩影” , 即他们不得不在“政治正确”和“资本正确”间谨言慎行、小心翼翼 , 以免被砸了饭碗 。
即便如此 , 这个“饭碗”也并不好端:希区柯克的悬疑时代早已过去 , 如今悬疑片的“主战场”是低成本电视剧和时装大片 , 但这些影视作品程式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 拍摄周期越来越苛刻 , 且成本日益被演员片酬和制作费用挤占 , 留给原作者和编剧的回旋余地(包括时间和费用)不断减小 , 曾有人哀叹“今天的推理小说家都快不会写故事了” 。 也有人指出 , 美国漫画和动漫产业不发达 , 令当代美国推理小说家较其它国家(如日本)同行 , 少了一大块“保留地” 。
如今影视改编这碗饭也越来越难吃了:爱伦. 坡奖中的几个知名影视奖项 , “最佳电视连续剧集奖”和“最佳电影剧本奖”分别于2012 年和2009 年停发 , 这似乎可以说明许多问题 。
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 许多推理小说作者一面不得不然地紧跟潮流 , 一面心情复杂地看着自己呕心沥血之作 , 被淹没在万千业余“试水者”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日更网文”之中 , 他们中有一些堪称网络时代的“冲浪高手” , 却仍然对此心有余悸 , 如斯蒂芬. 金曾在2006 年创作出被称作“手机时代第一部推理小说”《手机》(Cell ) , 但他随后却坦承“不会用手机” , 他2001 年名噪一时的“收费网更推理小说”《捉梦者》(Dreamcatcher ) , 初稿其实是用钢笔在笔记本上写的 。 他在2000 年电子商务第一次热潮中表示“不出10 年电子书就会抢占一半图书市场” , 但接下来他又说“这就是问题——如果新玩具大家玩腻了怎么办” 。
电子书时代和网络时代对推理小说作家最大的威胁 , 是稿酬收入的下降:葛拉夫顿去世后 , 她的家人称她“一生从未找过一次代笔” , 对此 , 有推理小说读者用典型推理小说逻辑阐发称 , 这实际上等于告诉大家 , 推理小说家找代笔 , 早已是圈内不成文的惯例 , 以至于“不找代笔”反倒要特意标上一笔 。 寻找代笔的目的 , 是“稳产增产” , 以“对冲”稿酬下降的损失——但代笔的普遍化 , 又反过来对推理小说“含金量”构成更大损害 , 由此结出的苦果 , 不免要由当代推理小说作家、乃至当代推理小说行业自己品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