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蓝光的作用与危害( 三 )

调节生理节律。美国布朗大学的David在2002年发现光敏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含有的视黑素,主要负责人体的非视觉生物效应,参与生理节律的调控。视黑素受体的敏感波段在459nm~485nm,即蓝光波长段,从而严重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研究发现人类睡眠过程中暴露于蓝光中6.5小时,其黑视素的分泌量为暴露在绿光中的两倍。蓝光通过影响视黑素的分泌,从而调节心率、警觉、睡眠、体温、基因表达等。生理节律的紊乱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生理节律的破坏可能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高发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暗视力。视杆细胞产生暗视力,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视紫红质)吸收光量子数的峰值在498nm(蓝光波段),蓝光主要作用于视杆细胞,暗视觉敏感度依赖于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视紫红质所吸收的光量子数。它的吸收可能依赖于波长,而且吸收最大峰值大约在498nm。随年龄增长,晶状体透光性下降,蓝光滤过增加,视杆细胞数量下降可以减少30%,导致暗视力的敏感性下降。

影响屈光发育。眼睛作为视觉刺激的感受器,接受的信息量除了光觉(感知亮度信息)和形觉(感知形状信息)外,还包括色觉(感知颜色信息)。研究证实,光学离焦和形觉剥夺均可导致眼轴增长而形成近视。不同单色光与眼球的生长发育和屈光的变化密切相关,即长波长光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能促进眼球的增长形成相对近视,短波长光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能抑制眼球的生长产生相对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