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研究称萤火虫发光有示警作用
《美媒:研究称萤火虫发光有示警作用》,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美媒称,萤火虫发光的尾部可不仅仅是给夏天增加一点色彩。我们已知的是,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求偶——不过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美国州立博伊西大学的生物学家杰西·巴伯认为,这种光也是为了警告夜晚可能的捕食者。
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8月24日报道,他并不是第一个有这种猜想的人,早在1882年,昆虫学家G·H·鲍尔斯就曾经这样写道:“这种光会不会是……向那些可能捕食它们的动物发出的警告呢?”不过这一理论此前未得到过验证。“我们一直认为蝙蝠不怎么用视觉。”巴伯说。
报道称,许多种萤火虫都有“化学保护性”,就是说对捕食者来说它们的味道很不好,巴伯说。然而,如果一种昆虫不去就它们的坏味道做出预警,它们可能还是会被捕食。巴伯发现,与飞蛾用噪音向蝙蝠预告自己的毒性不同,萤火虫并不发出声音。他猜测,发光的昆虫是不是在通过闪光告诉蝙蝠自己的味道不好?
巴伯及其同事想了解,假如把萤火虫的光遮住,蝙蝠是否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了解它们应避开萤火虫。他们首先让萤火虫去接触三只以前从未碰到过萤火虫的蝙蝠。结果,在“经过几次接触之后”,蝙蝠就学会了避开这种闪光的动物。它们的几次接触过程是:抓捕、品尝、丢弃。很快,这些蝙蝠就彻底避开了萤火虫。
报道称,之后的试验更有意思了:研究人员需要不会发光的萤火虫。他们先设法用极小的纸带将萤火虫固定在显微镜下,然后用小刷子蘸了黑色颜料涂到萤火虫发光的尾部。每一只萤火虫都要花上大约45分钟来涂色,他们涂了几十只。巴伯开玩笑说,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试验花了三年的时间。
不过他们的努力取得了成果:他们让这些不再发光的萤火虫去接触蝙蝠,结果蝙蝠花了两倍的时间才认识到这种虫子不好吃。
研究人员的假设是,最终学会避开萤火虫的蝙蝠可能是通过回声定位感受到了这种昆虫独特的直线飞行模式。蝙蝠可以通过感知、用回声定位确定飞行模式以及视觉相结合的方式来避开萤火虫。
- 睡前喝半杯水防心梗
- 为母亲针灸能给孩子治病?院方:系思考和探讨,非临床研究
- 中宣部授予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时代楷
- 官方研究促进“中间群体”增收 释放啥信号?
- 湖南检察院研究衡东驾车伤人案 加强管控犯罪分子
- 研究:全脂牛奶可保护心脏
- 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在广东佛山揭牌
- 美媒:大脑数据能解读情绪 或有助治疗抑郁症
- 宁夏成立中国枸杞研究院
- 烟民为何更容易感冒?研究发现奥秘藏在鼻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