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急性心梗后,不同级别医院院内死亡率差多少?( 二 )


此外 , 相较于省市级医院 , 县级医院急性心梗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更多 , 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和Killip III型、IV型心力衰竭的患者更多 。
级别|急性心梗后,不同级别医院院内死亡率差多少?
文章图片
不同级别医院STEMI患者不良事件
今年4月 , 《中国循环杂志》刊登了《2019年中国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疗质量控制报告》(下简称2019年质控报告) , 是国内目前相关领域的最新报告 。
其统计结果显示 , 2017年、2018年我国再灌注治疗率大幅提升 , 二级医院再灌注治疗率分别为67.8%和81.5% 。 2018年 , 二级医院90分钟内实施 PCI比例与三级医院相当 , 分别为63.0%与58.3% 。
级别|急性心梗后,不同级别医院院内死亡率差多少?
文章图片
2018年我国二级、三级医院STEMI患者中再灌注治疗比例和方式及溶栓药物的使用情况
尽管如此 , 我国急性STEMI患者在再灌注治疗比例上和美国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 2010年美国该指标就达到了94.2% 。
社会化管理缺乏:
院外延迟时间长 , 救护车使用率低
急性心肌梗死能否得到最佳救治取决于四个门槛:第一 , 患者在发作时能否自己判断症状 , 否则后续医疗程序无法立刻开展;第二 , 判断之后 , 能否立即拨叫救护车 , 而不是步行或打车赶往医院;第三 , 救护车是否能够合理转运;第四 , 医院接诊后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救治程序 。
上述CAMI研究显示 , 三个级别医院的患者都存在发病后就诊时间延迟的情况 , 仅有72.0%的患者在症状出现12小时内到达医院 , 14.1%的患者使用了救护车 。
2019年质控报告显示 , 我国急性STEMI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抵达医院的中位时间为4.5小时 , 高于欧美国家的1~2小时 。
“患者需要知道 , 一旦有症状需要及时叫救护车到医院就诊 。 有些患者觉得可以步行甚至蹬三轮车到医院 , 这是非常危险的 。 救护车速度更快 , 配有急救设施 , 可以节省抢救时间。 ”许海燕说 。
一项针对北京市18个区县4627名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 , 75.0%的居民至少知晓任何一种心脏病发作症状 , 但超过70.0%居民不知道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治疗手段(包括溶栓和急诊介入治疗);小于50岁的人对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认知最差 , 仅有31.7%的居民表示自己在心脏病发作时选择急救车去医院就诊 。
此外 , 我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指南指出 , 如诊断为STEMI , 要求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 , 30分钟内开始溶栓治疗 , 90分钟内完成球囊扩张 。
CAMI 注册研究也发现 , STEMI患者到院至溶栓(D2N)时间为52(29~100)min , 仅31.8%能满足指南建议的D2N≤30min的要求;入院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为113(77~204)min , 仅37.8%能满足指南建议的D2B≤90min的要求 。
级别|急性心梗后,不同级别医院院内死亡率差多少?
文章图片
“院内各流程处置还需要改进 , 缩短延迟。 ”许海燕说 。
级别|急性心梗后,不同级别医院院内死亡率差多少?
文章图片
胸痛中心建设情况可视化平台截图
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情况 , 近年来我国开始建立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 加快转运体系和诊断速度 , 完善相关诊疗规范 。 截至10月30日 , 已有4665家医院通过胸痛中心认证 。
资料来源:
2. Li J, Li X, Wang Q, et al.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1 (the China PEACE-Retrospecti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ud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ospital data[J]. The Lancet, 2015, 385(9966): 44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