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深度复盘拼多多五年崛起路径:三个根本问题,四个底层逻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36氪经授权发布。
授课|邱肃川 混沌大学创新领教
编辑 | 混沌大学商业研究团队
支持|创新前沿课课程主任 钟豆
有很多人对拼多多的分享链接不堪其扰,也有人对拼多多上的高仿假冒厌恶透顶。在这个社交闭合、巨头压顶的时代,拼多多似乎总是擅长反其道而行之,在一路的质疑和嘲讽中高歌猛进。
然而,市场对于拼多多崛起的逻辑尚未充分理解。大多数人把拼多多崛起的原因归结到“便宜”、“消费降 级”,还有人认为,拼多多的“低价”主要来自平台补贴和假冒伪劣。
拼多多五年崛起之路,可能是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里面最值得深度研究的商业案例之一。诚然,这一分析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在此仅做一个小小的尝试,并欢迎更多对此有深刻见解的人加入我们一起讨论。
以下为正文:
拼多多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同时也非常有争议的一家企业。
它的争议主要来自两点:
1、拼多多的成功,究竟来自于它的机会主义,还是源于它的创新实践?
2、黄峥究竟是一个创新者,还是背靠着机遇和资源,无法复制其成功路径的企业家?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尝试去复盘拼多多的整个创新路径,以及给今天的我们能够带来哪些启示。
文章插图
拼多多成立的时间并不长,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方向探索
2007年,黄峥辞去了谷歌的高薪工作回国创业,但直到2015年,其创办的拼好货才一举爆发。彼时电商行业兴起多年,淘宝、天猫、京东等巨头已经稳固占据市场,但拼多多却凭借其特殊的商业模式硬生生挤进了这几乎饱和的市场。黄峥是怎么做到的?
2、拼多多上市
2016年,拼好货和拼多多正式合并,并于2018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市值达到240亿美元。从一家初创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这个过程,拼多多用了不到两年。拼多多奇迹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3、拼多多转型
上市之后的拼多多面临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其中一个受争议最大的就是假货问题。回头望去,拼多多一路在质疑和嘲讽声中前进,从当下到未来,拼多多的转型之路将会如何铺开?
文章插图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以上三个问题,从四个阶段切入,为大家带来拼多多成长模式的复盘。
1、寻找方向:打破现有市场空间的禁锢(方向创新)。
2、边缘切入:低线市场匹配低端供应链(市场创新)。
3、连接再造:从货为中心到人为中心(模式创新)。
4、普惠价值:同时追求高质量和低价格(价值创造的创新)。
01 在饱和市场中寻找方向2007年,黄峥自谷歌总部离职后,并未着急创业。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3C小商品市场站柜台,在和顾客面对面的交流中,感知消费市场和客户。
半年之后,黄峥对标京东,成立了3C电商欧酷。从可获取的有限信息来看,这家公司一共运营了3年,尽管一年营收几个亿,但由于手机市场价格已经十分透明,因此几乎没赚到什么钱,反而和京东之间的差距越拉越远。
在一次刘强东和黄峥共同出席的活动上,黄峥提到自己的转型想法——以我的年龄、资历和团队,我根本不可能打败刘强东。
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像是认输,但后面一句又十分耐人寻味。
黄峥说,我和他(刘强东)是两代人。“两代人”并不是一句调侃,而是说不同的代际,天然有不同的思路和玩法,我不会和前一代人在同一个平面竞争,我会去寻找一个新的竞争维度。
文章插图
由于黄峥认为欧酷未来很容易陷入和京东无意义的消耗战中,因此,当2011年兰亭集势向黄峥发出收购邀约时,黄峥以不错的价格,将欧酷卖给兰亭集势,仅仅保留下了技术团队。
卖掉了欧酷之后,黄峥还相继创办了一个电商代运营公司“乐其”,以及一个游戏公司“寻梦”。但进入电商市场的想法,始终未曾消失。
问题是,如日中天的中国电商市场还有可以插足的空间吗?
2011年,京东、阿里实际上已经占据了电商的大半壁江山。
文章插图
到了2016年,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 深度|iPhone12到底值得买吗 深度体验一周我发现了这些
- 采用|iPhone12mini和iPhone7深度对比:值得升级吗
- 设计|未来创意拒绝被垄断:欧拉共创成果深度解读!
- X50|vivo X50 Pro+深度测评:全能影像机皇登场
- 广度|华住创始人季琦:深度重要于广度
- NeurIPS 2020论文分享第一期|深度图高斯过程 | 深度图
- iPhone12 mini|从华为P30换成iPhone12mini,深度体验一周,优缺点很明显
- 华为|华为Hicar一个月深度使用体验(途虎定制)
- 深度|专为年轻人打造的高端机 Redmi K30S至尊纪念版深度实测
- SK|SK电讯推出自研AI芯片SAPEON X220 深度学习计算速度是常用GPU 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