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造车卖菜,滴滴正在自我重塑


卖菜|造车卖菜,滴滴正在自我重塑
文章插图
"
滴滴这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无形中被紧急制动后,迫切地需要一场胜利。所谓触底反弹,最意味深长的部分不在高位,而是 V 字底部向上的拐点。
"
撰文 | 翟文婷
程维双手紧拽着滴滴"缰绳"的力度丝毫不减,按照既定步骤小心行事。
几天前的 D1 发布会,从程维的公开演讲中,仍能找到这种紧张态度的痕迹。他的搭档柳青随后也说,产品推出后可能会涌来潮水般的批评和建议,"我们都做好心理准备了。滴滴就是在批评声中长大的。"
2018 年的"安全事件",彻底改变了这家移动出行公司自身的运行轨迹。程维说,他意识到滴滴是一家运输生命的公司。
换言之,这是永远摘不掉的紧箍咒,任何时候都要完成的必修课。全公司 All in 安全,滴滴这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无形中也被紧急制动。
事实是,包括滴滴在内,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超出商业范畴,举手投足间对社会运转可能产生深刻影响。
那是一段漫长的幽暗岁月。加之疫情黑天鹅来袭,滴滴的未来成为不可预测的未知。
危机也可能蕴含转机。最近的数据和迹象,似乎让迷雾笼罩的一切变得明朗起来。
半个月前,滴滴宣布国内月活用户突破 4 亿。今年国庆节前,甚至创下单日全球 6000 万次的服务纪录。
产品侧,定位实惠、便宜的新产品花小猪打车,首次对外阐释背后的理念,这是滴滴多品牌战略运行落下的又一颗棋子。17 天后,首款定制网约车 D1 正式对外发布。
而今年巨头竞相争夺的赛道社区团购,滴滴旗下橙心优选自上线到 11 月 10 日,五个月时间,日订单突破 700 万单,跻身领跑者序列。对此,程维的态度是"投入不设上限,全力拿下第一名"。
柳青说,不管穿越多少个幽暗的岁月,我们坚信出行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所谓触底反弹,最意味深长的部分不在高位,而是 V 字底部向上的拐点。因为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新的出发线。
01
洪流落地
"无证青年",这是程维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所谓无证,是没有驾照。
在他的设想中,未来 20 年用户需要的不是占有汽车,而是享受出行服务。一个家庭一辆车,5% 的时间被使用,但在滴滴平台,每辆车每天超过 60% 的时间被使用。两者背后的差别在于效率。
目前中国共享出行占比只有 3%,与网购 20% 的数据相去甚远。这是滴滴的机会。
基于这样的背景,滴滴联合比亚迪推出首款定制网约车 D1,最先落地长沙。D1 的意义不在于这是一台新能源汽车,而是基于出行服务而生。
柳青说,D1 研发之前,他们在司机中做了 1 万个深度访谈研究,几十场深度圆桌。她本人也在微博每天听取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从诸多细节可以看出这款定制车的初心。车内设计考虑司机长时间驾驶的需求,这里是他们移动办公场所,对储物也有一定的需求。车门电滑功能则是消除乘客上下车的安全隐患。
付费方式也很互联网。不需按整车付费,而是按公里交钱。就像我们用手机,每月充话费,或是消耗多少度电,为此付出多少成本。这种计算方式在汽车工业,还是首次。
程维甚至希望 D1 可以做到快速迭代,每 18 个月更新用户体验和数据版本。场景丰富,用户乘车体验实时反馈,这是滴滴的天然优势。
也就是说,这台定制网约车背后是一种新模式,新方向。对汽车产业链,出行服务领域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事实上,这是滴滴"洪流战略"一份迟到的成绩单。
2015 年,滴滴快的合并,程维首次在内部提出"洪流战略",内容是围绕车主和汽车服务。
两年后,滴滴与 Uber 的战斗告捷,扫平国内战场,"洪流落地"成为滴滴当年提出的五大关键词之一,但不久后出现两次顺风车安全事件,全公司 All in 安全。
2018 年,滴滴与 31 家厂商共同成立"洪流联盟",希望和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重新定义设计为出行而生的共享汽车。就是在那次发布会上,D1 名字被确定。
从售卖汽车到出行服务,这不仅仅是滴滴在做的事情,也是汽车厂商求变的思路。
以精益制造著称的丰田为响应用户的新需求,正努力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奔驰也在更广泛的概念里重新审视汽车这个一百多年来工业革命的产物;同样自我革命的还有大众,他们认为未来的产品不仅仅是汽车,移动出行服务也将是核心产品的一部分。
正如那句话所说,如果你不改变想法,什么都改变不了。
出行服务正在成为交通和汽车产业的共识。这是一场未经酝酿、正在发生的变革。变革的对象不仅停留在硬件层面,而是软硬件 + 服务的全方位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