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身份与反抗:汉娜·阿伦特与她笔下的犹太沙龙女主人( 六 )


在传记的最后两章,作者指出拉结对犹太身份的纠结远未结束,并断言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犹太身份带来的差异性;在这种差异中,蕴含着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与不被承认。拉结对身份问题的纠结并非空穴来风,阿伦特的判断也可谓有理有据。在传记第十二章“新贵与贱民之间”中,作者引用威廉·冯·洪堡的话,佐证自己在写作中断多年之后更加坚定的认识——在听说拉结成婚后,洪堡不无嘲讽意味地说:“有人告诉我......范哈根娶了小莱文儿。这样一来,她也当上一回大使夫人,成了精英了。真是没有犹太人办不到的事。”【曾频繁出入犹太沙龙的威廉·冯·洪堡,在其著作《论人类精神》中提倡每个人充分展露自己的个性,克服偏颇,实现完善,然而这一倡议的对象似乎并不包含犹太人。洪堡一方面公开支持和捍卫犹太人的政治解放,另一方面称其为“犹太群氓”(Judenpack)—作者注】
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拉结·范哈根直到临终前都在强调自己是犹太人。阿伦特塑造的拉结,是一个纠缠在各种关系当中的人,尽管这个人想就自己的犹太身份与外界进行和解,但却始终没有获得成功。通过从最初因为难以理解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意义而进行的孤独探索,到最后对自我意识的了解以及对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爱恨交加的接受,作者追踪到这种转变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其他犹太“贱民”(Pariah)的人生历程进行解读。(除了拉结之外,被阿伦特称作 “贱民”的人还有海涅、普鲁斯特、卡夫卡、卓别林、本雅明等—作者注)她一面不无敬意地向人展示拉结为摆脱犹太身份标签所做的斗争,另一面又不得不以“永远走不出犹太身份”这一饱含悲剧意味的章节标题为这个身份抗争故事做最后的注脚。
3
对犹太人身份的重新认识
在阿伦特的个人词典中,真正的人是贱民。把这个源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词运用到犹太民族身上,始于法国犹太人伯纳德·拉扎尔(1865-1903)。1880年代,法国相继发生布朗热事件、德雷福斯事件,民族沙文主义运动和反犹主义思想一度掀起高潮。拉扎尔将现代反犹主义与基督教国家几个世纪以来的反犹太教相区别,明确拒绝被同化,并且与赫茨尔的官方犹太复国主义划清界限。阿伦特支持拉扎尔的贱民说,把涉及同化问题的犹太人分为贱民与新贵/暴发户 (Parvenu)两种,贱民之中又分为革命者与游手好闲者两类。阿伦特的朋友们 ——无论是跨时空的精神伙伴,还是现实中的至交——都不是无意识的贱民,而是有革命精神与自我意识的“贱民”。她对有意识的贱民所作的定义是,由于与众不同而成为边缘人并且为社会所歧视的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贱民”就是未被社会同化的人。有意识的贱民隐秘承载着被迫害者的骄傲与传统的滋养,他们要通过社会“目光”的注视,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自己的差异性。要进入社会又要保持差异,19世纪初柏林的沙龙文化就是这样一种矛盾诉求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