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帮会在新加坡崛起与消亡

早在1830年的时候 , 华人就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大的社群 。 到1867年印度管辖结束时 , 华人占到新加坡总人口的65% 。 几乎所有华人移民都来自中国东南部的福建和广东两省 , 当时分为了四个主要的方言群体:闽南人、潮州人、广东人和客家人 。 闽南人的人数最多 , 从新加坡开埠之初就掌控着这里的商贸活动 。 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潮州人 , 潮州人是第二大方言社群 。
广东人大多是农业劳工、锡矿工或工匠 , 包括了新加坡大多数的木匠、裁缝、金匠和泥瓦匠 。 客家移民大多在港口停一下就转往内地的锡矿 , 但也有一些在新加坡定居下来 , 一般成为劳工 。 闽南人和潮州人的方言和习俗有一些亲缘关系 , 但广东人和客家人的方言和特点却差得很远 。
在这里出生以及少数在中国出生的移民永久地在新加坡定居下来 , 生根发芽 , 有些大商人还根据1852年颁行的归化法 , 成为了英国的公民 。 不过大多数移民都希望奋斗几年 , 赚够钱后就回中国去 。 为此 , 他们勤奋工作 , 生活简朴 , 定期把积蓄寄回给身在中国的家人 。
华人群体倾向于自我组织 , 独立管理自己内部的事务 。 这让新加坡的统治者们既感欣慰又觉担忧 。 官员们很尊重这些华人 , 认为他们是勤奋自强的居民 , 但又为他们带来的宗族仇怨和帮会组织头痛不已 。
华人移民大多是些吃苦耐劳又聪明机敏的开拓者 , 来自中国广东的东部和福建南部狭长的海岸地带 。 山脉将这两个多山的省份与中国的中部地区隔开 , 这里大多数人并不务衣 , 而多以打鱼、造船和经商为生 , 有抱负的年轻人习惯于移民他乡闯荡谋生 。
这些年轻的移民都能接受简朴的生活条件和长时间的艰苦劳动 , 很适合充当急先锋 , 具有冒险精神 , 去挑战南洋那充满艰难险阻 , 甚至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新生活 。
大多数来到新加坡的华人移民都是不识字的年轻人 , 之前从来没离开过家乡的小村子 。 当他们来到新加坡这让人不知所措的新世界时 , 总是倾向于加入同胞中 , 让他们觉得比较熟悉的团体 。 由于新加坡殖民地当局不会给他们任何指导帮助 , 自己又举目无亲 , 于是他们就找那些同姓、来自同一个地方、讲同一种方言的老移民 。 他们跟这些人干一样的工作 , 后来渐新地 , 这些区域性的团体又融入更大的方言“帮会” 。
“帮会”不仅处理与职业相关的事务 , 还主持更宽泛的社会、宗教和经济方面的活动 , 如组织彼此互助 , 营建庙宇等 。 有些组织是由来自槟榔屿和马六甲的华人移民建立的 。
早在1823年 , 新加坡就有了第一个客家会馆 , 潮州人大约在1830年创立了义安公司 , 而新加坡的福建会馆则建于1839年 。
这种同族同乡之情帮助华人移民适应了新的社会环境 , 但与此同时 , 福建、广东两省的宗族仇杀也是臭名昭著的 。 而且这两个省还是三合会(即天地会)的大本营 。
华人帮会在新加坡崛起与消亡】早在17世纪中期清军入关时 , 逃离的政治避难者就在马六甲建立了帮会组织 。 这些海外的帮会最主要的功能是经营苦力贸易 。 直到1880年《华人移民法令》颁布之前 , 劳工移民的分配都是由身为帮会高级成员们来操作的 。 三合会的分会在新加坡开埠之初就在这里建立 , 到1840年时 , 据说已拥有5000-6000名会员 。 其他与之相抗衡的帮会也在这个世纪中期建立 。 它们造成了这一时期在岛上肆虐的种种暴力活动和罪行 。
“帮会”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反抗清政府:反清复明 , 后来演变成承担许多社会功能的社团 。 它们保护年轻的移民 , 为他们安排工作 , 让他们加入一个兄弟团体 , 使他们在陌生的异国他乡也能拥有归属感 。 它们自行解决内部纠纷 , 根本不理会那些官方的司法体系 。 但这些帮会要求会众绝对服从指令 , 讲兄弟义气 , 哪怕需要作出牺牲也一样 。

华人帮会在新加坡崛起与消亡
文章图片
“帮会”反对华人皈依基督教 , 因为这会威胁到他们的权威 。 1851年 , 帮会派了好几伙人 , 到本岛内陆的种植园里肃清基督徒 。 据传言 , 有500名基督徒因此被杀 , 近三十处农业定居点被毁 。
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时 , 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为逃避国内的饥荒和战乱 , 不顾清政府的禁令选择移民海外 , 华人移民潮随之再次高涨 。
在1853-1854年的官方统计年度里 , 有1.3万多名华人移民抵达新加坡 , 其中很多人都是当时正在中国南部肆虐的内战造成的出逃叛乱者和难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