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陆海空全能的开国中将,毛泽东为萧劲光选配的得力助手,创造海军无数个第一( 五 )


人民海军在刘道生这一代海军党委的共同努力下,从初建时的两手空空,稳步发展成为由潜艇、水面舰艇、海军航空兵、陆战队、岸防兵等兵种组成的合成军种,并逐步强化战略反击、战略威慑能力。在此基础上,人民海军不断壮大,劈开大海,突破层层岛链,成长为保卫祖国海上安全的钢铁大军,为新时期国家“经略海洋”战略以及新形势下国家发展利益向海外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力量保障。
把“压舱铁”淬炼成钢
建设、发展一个军种,最重要的是做好人的工作。海军在1950年8月的第一次建军会议上即确定了建军路线:“在我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以工农为骨干,以解放军为基础,吸收大量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争取团结和改造原海军人员,建设人民的海军。”第二年,海军首届政治工作会议将其中一句改为“吸收大量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员”。改动虽小,但体现出当时海军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主管海军政治工作的领导,刘道生把它升华为:“实现从陆军向海军的重要转变,最为关键的是学习掌握海军技术。”
海军建设之初,部分政治工作干部被冠以一个特殊的称号——“压舱铁”。这是因为他们大多不懂得海军技术,无法把政治工作做到点子上。海军初创时期不仅缺乏物质条件和经验准备,而且人员来自不同部队,成分复杂,存在一些碰撞和矛盾。这一切都呼唤着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使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为海军建设而努力奋斗。
刘道生对此非常重视,思考并采取了具有海军特色的政治工作方法。他带头提出了“守卫海洋国土是我们最神圣的任务”“要做海上主人,不做海洋奴隶”“海上为家,陆上作客”等口号,极大鼓舞了广大指战员刻苦钻研海军技术、为海军建设事业奋斗的热情。他还在海军首届政工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各级领导机关,要把领导和保证技术学习当作首要任务来做,政治工作要保证技术训练的顺利进行,政工干部必须学习技术。刘道生从不避讳“压舱铁”的称呼,并力争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原海军政治学院政治委员魏艾民对刘道生的坚持印象深刻,他在当学员时,从刘道生的一次谈话中深切感受到,“掌握海军知识是我们面临的特殊攻坚战”。由此,政治学院加重了技术学习的比重,军政教育双管齐下,使学员不仅探讨研究政治工作特点,也掌握了操舵、指挥小艇离靠码头、利用地物和星辰测舰位等技术。后来,还有一部分政工干部改行当了舰长。
实际上,不仅政工干部,就当时整个海军队伍来说,科学技术水平都不算高,一定程度上也是“压舱铁”。刘道生把学习技术、精通技术,看作完成海军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是解决思想问题和克服不安心海军工作的一把钥匙。一时间,海军掀起学习技术的热潮,办起了各种短期培训班,采取“用什么,学什么,先精一门,再学别样”,“由浅入深,边学边练”等方法,进行以单人应用技术为主的突击性学习。这些短期应急式措施很快收到效果,1953年,海军表彰的近万名功臣模范中,有不少是学习技术的立功人员;舰艇部队舰艇长也基本由经过培训的原陆军人员担任。后来,很多同志都说:“从50年代初到50年代末是人民海军人员学习新本领的黄金时代,是外行转为内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