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泓之战|礼崩乐坏的春秋:中国的礼义精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

侠义精神
侠义是武侠小说的江湖人士才有,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礼义”精神内附其骨,上至国家王侯,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想以礼义为重为先,个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扶贫济困,国家具有路见不平出兵相助、敌国之人礼义相交。国家层面上的“礼义”,西周及春秋时期尤为盛行,两国战争基本上摆上桌面的正面战争,定好时间和选好地点,两军排列成同一阵型交战,奇谋诡计、秘密战阵、不宣而战等事情不可出现。“礼义”是周天子周王室定下作为统治秩序的工具,春秋虽说是礼崩乐坏,这种礼义精神却十分流行,列国效仿。可是秩序天生容易被人打破,礼义同样是这样的,有人遵守,便有人违背,最后致使这种“礼义”荡然无存,不再为人熟知尊敬,只为少数国家少数人所拥有。春秋有礼义,战国却不复存在。

宋楚泓之战|礼崩乐坏的春秋:中国的礼义精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
文章插图
礼义的典范——宋楚泓之战
宋楚泓之战是宋国同楚国争霸的战争史。城濮之战之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曾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鄢陵之战是春秋“礼义”战争的典范:杜甫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制胜名言在这不管用,开战之前要祈祷和占卜胜负(还挺准的),遇到国君不杀不抓不辱,伤害了敌方国君要受罚,战争开始后还有来有回的交往赠送酒肉金银等礼品,打仗还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白天没打完的仗晚上不能打等等。两国交战,要先下战书,进行委婉的请辞与答辞,战争开始后需遵守许多礼节。敌方将领见到我方君主,必须脱下铠甲下战车走路以示敬意。例如晋楚鄢陵之战中,楚王竟然派出使者前去慰问敌方大将,还是一连三次,双方客气来客气去。这种情形在春秋之后的中国是难以想象到的。
公元638年宋楚泓之战,宋楚两国进行中原霸权的争夺战,于泓水河边发生国战。宋楚之战初期,宋国有两次绝佳的机会重创楚军,一次是楚军渡河之时,渡之一半击之;一次是楚军匆忙渡完河大乱,阵型七零八落未排整好。宋国主将,司马子鱼两次向宋襄公进言攻打。宋襄公均严令禁止。待到楚军整顿结束摆好阵形,两军交锋宋军战败,宋襄公本人腿部也中一箭。国人沸腾,全都在责备宋襄公,为什么占据大优势而不用。宋襄公义正言辞地说:“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自己是君子,不能干趁人之危的事。

宋楚泓之战|礼崩乐坏的春秋:中国的礼义精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
文章插图
后人和时人大都认为他迂腐,过于顽固遵守礼节导致战争失败,宋军死伤无数。此战统帅子鱼总结评价道: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简单说:宋襄公不知战争,战场上不存在礼义可讲,若存在这般礼义那还打仗干嘛。不过春秋时期的人就是这么有趣,宋襄公就是愿意遵守自古以来的“礼义”君子。宋是商之后裔,华夏正朔,礼仪之邦;楚是南方一蛮夷。在那种时代背景下,宋襄公不愿在楚国面前“阙礼义”、而讲“礼义”不足为奇。《公羊春秋》是赞同和欣赏宋襄公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