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是不是需要给自己起一个当地语言的名字( 三 )


更有意思的是,随着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人知道了我们“姓在前,名在后”的习惯。媒体报道里面涉及的中国名人也都是姓在前,比如姚明就是Yao Ming 而不是Ming Yao,国家领导人也都是姓在前名在后。结果一些外国人现在看见中国人的名字也开始把前面的部分当成姓,后面的部分当成名。但是问题是我们知道外国人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从小学的英语课也告诉我们介绍自己的时候要把姓名颠倒过来。于是我们按他们的习惯颠倒了一次,他们又按我们的习惯颠倒了一次,最后还是误会了... 学生给我发邮件抬头在Professor后面跟我的名的经常有,我也不在乎了。真要是想避免混淆就在落款的地方把姓的所有字母都大写,不过一般也没必要。
扯远了。总之我的意思是,一般情况下取一个当地语言的名字不是很有必要,外国人也在越来越熟悉中文名字的发音和习惯。当然如果名字在当地语言里实在是太难念或者意思不好另说,毕竟每天听人把自己的名字叫得乱七八糟也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网友的回复
我在国外留学,工作将近15年,从来没这个需要。
回国后在私企工作那两年倒是被逼起了一个英文名。

■网友的回复
之前我在法国留学,有另一个中国留学生跟我讲了这个故事。
她刚到法国的时候,跟法国人介绍说:你可以叫我Céline(具体啥名字我忘了,反正就是一个法国的名字)。但是对方说这不是真名,希望可以知道她的中文名。于是她就把中文名告诉这位法国人了,还把发音给她教会了。
作为专门研究藏族语言的人,我是有一个藏文名字的(??????? Yontan)。但是在藏区他们还是喜欢用汉族名字称呼我,都忘记了我的藏文名字了。然后在法国的藏族人社区里,我告诉藏族人我叫Yontan,他们也很惊讶:我们也有一个名字叫Yontan!我说,这就是我的藏文名,我的中文名是blablabla。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中文名本身跟某个外语名发音很相近。比如我认识一个法国出生的华人,中文名叫伊莲。于是就有了一个发音相近的法国名字Ilaine。
究竟要不要拥有一个当地语言的名字,还是看个人喜好吧。

■网友的回复
历史上,改名往往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比如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黑人解放运动后,许多非裔美国人都借此机会更名,代表新生活就此起航,标志着他们人格的转折点。他们通过更名,诠释被奴役的历史,并重新定义新的现实。
而宗教意义上的更名则更多具有和过往断离的象征意义。大多数宗教上的更名,往往发生在人们第一次朝圣之时。改名象征着他们通过完成一场朝圣,树立了新的个人地位与群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