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深夜动画碟片主要是成年人在买,为何主角却多为14~18岁( 九 )


proof:考虑反证法。在日本那种萌文化兴盛的完蛋国家中,大学甚至社会人时期才入宅,也敢自称深度宅?证毕。■
Theorem1:消费能力强的死宅中,未成年人数量不可忽略。
proof:日本深夜动画真正步入亚文化领域大致在21世纪初(2002年),巅峰大致在2006-2012年。以此来看,一个高中入宅的人现在也不过30岁而已。
我们认为一个深度宅平均在15岁入宅(由lemma2),根据上面的讨论,即得深度宅年龄在15-30岁。虽说有高龄入宅的,但同样有超低龄入宅的;虽说低龄有经济限制,但高龄也有家庭责任等脱宅风险。因此15-30是个不偏颇的数据。
考虑到动漫存量只增不减,入宅者应该一年多似一年。又2002-2005佳作太少且是深夜动画发展初期,所以高龄深度宅(25以上的)比例应偏小。
因此15-19(日本20岁成年)的深度宅占比应\u0026gt;\u0026gt;(19-15+1)/(30-15+1)=5/16≈30%。这只是一个下界,实际情况可能超过很多。但无论如何,其数量是不可忽略的。证毕。■

(ii)日本碟片收入真的绝大部分来自消费型死宅吗?
死肥宅自然消费能力强,但由Lemma1,其基数非常小。一个不错的动画nico放送也就数万人,但全日本的年轻人有几千万呢(虽然老龄化让年轻人比例降低)。
一个对动画略有涉猎的现充可能只买一两部动画的碟片,但架不住人家人口基数大啊。
数量上,显然有 现充:死宅\u0026gt;20;但消费能力上,死宅:现充\u0026gt;20吗?
日本人看动画是常态,普通的现充/伪宅买小几部碟片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现充掌握的话语权也更强,一个深夜动画一旦掌握了现充市场,会有巨大的爆发力。
因此,有以下结论:
Proposition1:对于碟片销量的贡献,非深度宅消费者不可忽略。■

(iii)对于深度宅来说,真的是同龄主角更有代入感和吸引力吗?
Theorem2:深度宅可能对15-17岁主角更有代入感。
proof:由Lemma2,深度宅入宅大多在初高中,对于没有接触过社会生活性格又不成熟而过分自我的未成年宅,他们肯定倾向于看主角和自己同龄的作品。随着深度宅年龄的增长,他们如果兴趣不变或有惯性、怀旧情结、婆罗门情结,则证毕。
否则,他们变得喜欢看年龄更大的主角了,那你**怎么不去看电视剧呢?好吧,你可能喜欢动画那种叙事模式和主题、故事,那你干嘛要介意主角年龄呢?
对于幻想系作品,主角年龄并不影响代入感,只要便于叙事即可(符合主角心智的设定、符合背景设定),你拿头去代入一个异世界的骨头啊;对于写实性作品,主角年龄影响故事的背景——学校、职场。成年社畜/讨厌工作的neet会喜欢职场?
更何况成年死宅也曾年轻过,且由Theorem1的证明,也就在不远的几年前,他们也是学生,他们对高中生代入感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