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方|金三银四,如何用产品思维提升简历邀约率?( 三 )

  • 个人技能:这里主要是写我们在职业上的软硬技能,比如:对事负责,抗压能力强,有良好的协作意识,和谐搬砖。
  • 个人特性:这里可以放一些个人获得荣誉、工作之外的学习记录及一些实操成果。
  • 总之,自我评价就是让招聘方对你有个初步印象,而这个印象怎么样,有多深,取决于我们如何将一件小事,通过描述从而吸引到招聘方的眼球(跟我们写产品亮点是一样的)。
    招聘方|金三银四,如何用产品思维提升简历邀约率?
    文章插图
    第三模块:工作经历很多人问我,要不要写工作经历,能不能把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放在一起。
    我的建议是要写还不能放在一起。
    为什么呢?
    因为工作经历更偏宏观,针对不同行业、公司业务的宏观概括性叙述,主要考察候选人的职业经历、背景、行业是否匹配。
    项目经历则属于详细描述部分,可以通过项目经历看候选人的水平。
    也可以理解为工作经历是我们对前面自我评价中部分描述的一个论证,毕竟互联网时代,谁还不会百度呢?
    工作经历一般分为两部分:公司信息+工作经历。
    对于公司信息,一般包含公司名称、工作时间及职位即可。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下,针对公司我们也要学会借势。
    招聘方|金三银四,如何用产品思维提升简历邀约率?】如果公司是某个细分行业的龙头或者腾讯、阿里系,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公司名称后稍微备注。
    接下来,就是工作经历部分。
    除了项目经历,工作经历是一篇简历中文字最多的部分,看到一堆文字,招聘方出于本能就会比较抵触,所以给大家推荐一种:横向结构。
    这个比较抽象,直接看例子:
    招聘方|金三银四,如何用产品思维提升简历邀约率?
    文章插图
    红框部分是主题,蓝框则是对红框的论据。
    第四模块:项目经历前面有提到,项目经历的内容应该详细,在这部分我们应该是写清楚项目的基本介绍,我们负责什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很多朋友说,这里的内容会和工作经历重合,让招聘方读起来有种“食之无味”的感觉。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方法:PAR法则(很多人推荐STAR法则,这个其实和它差不多)。
    背景(Project):描述工作的背景,招聘方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去做这件事情。
    行动(Action):我们做了什么,招聘方想知道我们为上边的任务付出了哪些行动,为什么这么做及是否还有其他方案。
    结果(Result):从我们的行动中,这个项目的结果如何;衡量的数据指标有哪些等等。
    为什么是PAR法则?
    • 充分挖掘项目细节,让简历有内容可写。
    • 结构化表达,让招聘方能快速掌握关键词(如在T中体现软硬技能、在R中体现数据)。
    招聘方|金三银四,如何用产品思维提升简历邀约率?
    文章插图
    第五模块:教育信息这一块内容包含时间、学校和专业即可。
    第六模块:简历名称当简历真正写好后,简历的命名最好不要用“简历或者个人简历”这样的词语(这在我内推的人中出现过N次了)。
    建议用“姓名-xxxx方向产品-x年工作经验”来命名,这样招聘方收到简历后很方便区分是那个岗位的简历。
    好啦,以上就是针对简历结构的整体规划和基本信息,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还差一步,迭代。
    03 迭代思维:迭代“迭代”指的是对最终版本简历进行3~5天的自检和更新。
    当我们的简历出来后,它的效果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也许我们就是自嗨。
    所以,要学会跳出来看这份简历,可以用下面这几种方法:
    第一种,自己迭代俗话说的好:“旁观者清,当局之谜。”
    当我们长时间修改简历,修改完后会有一种这份简历已经毫无瑕疵的感觉。
    这个时候,请停下我们的脚步,隔两三天后再围绕我们的简历,相信会有新的收获。
    那我们可以看简历的哪些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