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伤寒高手的33个体会( 七 )


前提:1.人身一切 , 阳气一处不到便是病 。 2.阳虚者十之八九 , 阴虚者百无一见 。 3.寒湿证十之八九 。
二、论治 , 二难也 西医重在诊断 , 诊断一旦明确 , 即可据可查之现成治疗方案 , 中医违矣 , 即使辨证明确 , 遣方用药仍难矣 。同是气血亏 , 是用八珍还是归脾? 同是阳衰 , 是用四逆还是通脉? 同是四逆 , 是用仲景原方还是后世法? 用量之差 , 天渊之别也 , 疗效之差 , 亦天渊也 。 即使是同一病证 , 即使是同一个人 , 同一时刻 , 不同的医生 , 即或是高明之医 , 方药肯定也大不同也 。 千人千方 , 万人万方 , 一人一方!后学诸君 , 有何可师可法?论治之难 , 难于上青天 。 医道之难 , 难于上青天 。 体会25:论三焦之阳 三焦者 , 人体一身之膜膈也 , 主通行三气(元气、谷气、清气) , 乃气化之枢纽 , 乃人身最关要之大腑也 。
三焦之阳 , 上焦以心肺统之 , 中焦以脾胃统之 , 下焦以肝肾统之 。 虽言三焦 , 其实一焦而已 。 其气化相呼应 。 上焦阳衰 , 心肺之阳衰也 。 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也 , 故清涕不止 , 咳嗽不休可治之 。 姜桂加麻附辛可也 。 中焦阳虚 , 脾胃之阳衰也 。 中焦者上下阳气交通之枢纽也 。 中焦阳衰则寒湿水饮痞膈之证作矣 。 上之真阴不能下降 , 下之命火不能上交于心 。 阴阳不交 , 心肾不交也 。 故郑氏理中汤最佳 。 理中温中焦之阳 , 法夏去其湿浊水饮 , 西砂辛香宣通中焦之滞塞也 。 下焦之阳衰 , 乃真火不足也 。 不能统下焦之关窍精血 , 遗尿、滑精、带下、二便不禁 , 诸症作矣 。四逆汤类回阳救逆可也 。
三焦乃是一焦 , 三阴乃是一阴 。 六气乃是一气 , 其阳衰甚则皆可于先后两天着眼 , 以四逆、理中、回阳以救之、助之、挽之 。 没有天地一统的思想 , 不可以为医也 。 体会26:六经用药之理内经、仲景皆首重阳气 , 阳气者元气也 , 真气也 , 生气也 。 六经本为一经 , 六气本为一气 , 三焦本为一焦 , 皆坎中真阳流行其间也 。
阳气为一身之本 , 只求阳气充裕流畅 , 则万病不生 , 故四逆、理中、桂萸为常备之药 。 三阴病多阳气衰 , 皆以少阴阳气为其根本 , 故三阴病多合病 , 并病 , 故三阴阳药多合而用之 , 回阳饮(附子、干姜、肉桂、炙甘草)为三阴并治万全之剂 。 但太阴之上 , 湿气治之 , 故太阴要兼治其湿 , 苓夏为常用之品 。 厥阴之上 , 风气治之 。 多寒凝、血气凝或阳气凝滞或阳气散乱 。 可以当归四逆或乌梅丸 , 来复汤之类增损以治之 。
三阳经病多以开阖枢之经气转输失常为主 , 故治以疏表开腠 , 清凉开泄为主 , 太阳重在疏表以开之 , 少阳则重在转输三焦之气液 , 阳明以清下为主 , 以助其阖 。 麻桂柴芩、白虎承气为其正局 。 三阳在经之邪 , 必以太阳为出路 , 故三阳经证皆要疏表 , 三阳腑证必以阳明为出路 。 故太阳有桃核抵挡 , 少阳有大黄芒硝 。 正局乃阳明三承气也 。
六经本为一体 , 乃一气流行其间 。 六经之阳衰 , 四逆类皆可加减用之 。 如太阳之桂枝加附子汤 , 太少两感之麻附细辛汤 , 即使胃寒、胆寒、三焦之寒证 , 皆可加减用之 。 三阴重证 , 无论何经 , 吴氏回阳饮均为正剂 , 以奠其基 。
总之 , 阳气为一身之本 , 无论何处 , 无论何病皆阳气之病 , 六经无论何经 , 五脏无论何脏 , 皆要调其阳气 , 治其阳气 。 阳气旺则人旺 , 阳气衰则人衰 , 阳气亡则人亡 。 阳气旺则阴寒不凝 , 水饮不生 , 血气流通万病不生!
民间伤寒高手的33个体会文章插图
体会27:万病皆要首分阴阳 经云 , 治病必求于本 , 本于阴阳 , 阴阳不惑 , 治之不至于大错也 。 伤寒以阴阳统六经 , 万世之法备矣 。 与阴阳相比 , 五行乃末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