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隐士及其品格|孙立群 | 隐逸之风( 八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不仅描写了劳动的艰辛,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而他说“不足惜”,只要使“愿”无违。他的“愿”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二者融为一体,形成陶渊明特有的思想特征。总之,陶渊明在对“真”与“朴”的追求中,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得到了升华,在田园生活中展示了他的朴实无华的现实人格。
第三,固穷守拙的坚贞人格。“固穷”即安守贫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守拙”,即安于愚拙而不取巧,意为清高不仕。陶渊明诗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田园居》其一)然而,隐士能够固穷守拙,保持坚贞人格,是相当困难的。寂寞与清苦常常使他们备受煎熬,而陶渊明却经受了意志和品质的考验,不愧为中国古代隐士的楷模。
陶渊明隐居后,生活并不富裕,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家境窘迫,生活每况愈下。他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写道:“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杂诗》其八)“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饮酒》十六)在陶诗中,此类描写生活穷窘的诗句并不少见。尤其到他的晚年,生活几乎陷于困境,他无计可施,甚至向邻里们“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的热情招待,化解了陶渊明内心的难堪:“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乞食》)在以浮华相尚,富贵为荣,门阀森严的晋宋时代,人们尤其是士人对自身的穷困常常讳莫如深,生怕为人蔑视,而陶渊明却坦然相待,无怨无悔,实为古代士人所罕见。
士人隐逸是与士人入仕相并而生,同步发展的。中国古代士人中隐者可谓多矣,其隐逸原因、隐逸方式有多种多样,唯有陶渊明之隐,吸取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精华同时受到了玄学思想的影响,“固穷”是他隐逸的精神支柱,崇尚自然、追求“真”、“朴”是他隐逸生活的中心内容,藉此,陶渊明保持了人格的完善和独立。
魏晋隐士及其品格|孙立群 | 隐逸之风】选编自孙立群《魏晋隐士及其品格》,《南开学报》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