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良味·道 | 水火相济的烹饪哲学:一菜一品都是文化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7日讯 《周礼·天官·豕宰》中记载厨师的任务是“掌共鼎 , 以给水火之齐” , 手段是烹煮 , 成品是汤羹 , 灵魂在于一个“和”字 。 阴阳、水火本是对立的 , 可鼎中之变过程中 , 水火又实现了调和 , 这就是《易经》中的“水火既济” 。 拈水火于手间 , 催食材之变化万千 , 又化纷繁为至简——这是蓝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春良通过美食直播节目《春良味·道》做出的网络“国宴” , 也是良叔(粉丝对蓝海集团董事长张春良先生的尊称)践行水火相济烹饪哲学的一次深入实践 。 一位六岁的小良粉 , 在看过良叔做菜后 , 用他的语言做出了如下的点评:造型好、看着就香、菜品丰富、方法多、摆盘整齐 。 孩子的语言虽然简单质朴 , 却道出了良叔做菜带给大家最直观的视觉体验 , 一道道美食折射出的生活美学 , 让一个垂髫少儿看到了烹饪的真谛 。
春良味·道 | 水火相济的烹饪哲学:一菜一品都是文化文章插图
水火相济:良叔的烹饪哲学
烹饪一词 , 最早见于《易经·鼎卦》中 , 原文为“以木巽火 , 亨饪也 。 ”“鼎”是先秦时代的炊、食共用器 , 形似庙里的香炉 。 “亨”在先秦与烹通用 , 为煮的意思 。 最初的烹饪就是将食物放在炊具中 , 添加清水和味料 , 用柴草顺风点火煮熟 , 这么简单的操作 , 却被中国人演化提升为技艺 , 良叔自己也总结出了烹饪的九字真言:“去异味、增美味、定滋味 。 ”他认为 , 烹饪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 , 也满足了心理需求 , 所以很推崇陆游《剑南诗稿·种菜》中的意境:“菜把青青间药苗 , 豉香盐白自烹调 。 ”烹的是原汁原味 , 调的是五味趣味 , 吃的是本味美味 。 自古以来 , 对水与火的玩味 , 为众多美食大家津津乐道 。
从考古文献记述看 , 陶釜、陶鼎、陶鬲等陶器的发明 , 使水煮食物的烹调法相应问世 。 釜、鬲主要用来饮煮谷物和蔬菜 , 鼎则是主要用来煮肉的——这些都在《淮南子》中被形象地描绘为“水火相憎 , 镬在其间” 。 水煮法问世后 , 我们的祖先按照“水火相济”原理 , 在“煮”的基础上 , 先后又发展和演化出炖、焖、烩、熬、氽、涮、烫、煲、烧、扒等十多种不同的烹调方法 , 形成了一个水烹技法大家族 。 由于这些方法所用的水量、火侯、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 , 加上不同的主料、辅料和调料 , 菜肴形成的风味特色更是千姿百态 , 中华饮食水烹法中的“相济”之道让其他国家的饮食望尘莫及 。
火之为纪、时疾时徐 。 《易经》节卦卦辞有“节 , 亨” 。 《彖传》解释说:“天地节而四时成 , 节以制度 , 不伤财 , 不害民” 。 这说明节制是天道运行的美德 , 天的节制形成了四季而循环往复 。 而对于烹饪中的“水火相济” , 也有一个节度的问题 。 鼎中之变 , 要实现食材从生到熟 , 以至达到色香味的理想程度 , 必须控制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 因此 , 能否掌握火的度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了 。 《吕氏春秋·本味》认为 , 对各种各样复杂的烹饪原料 , 要“五味三材 , 九沸九变 , 火之为纪 , 时疾时徐 , 灭腥、去臊、除膻 , 必以其胜 , 无失其理 。 ”全段话的大意说 , 要依靠辛、酸、苦、甘、咸“五味”和水、火、木“三材”进行烹调 , 鼎中多次沸腾和多次变化 , 靠的是火来控制和调节 , 时而用武火 , 时而用文火 。 而消祛腥味 , 去掉臊味 , 除却膻味 , 关键在于掌握用火的技巧 。
良叔介绍 , 自唐以降 , “唯在火候”就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 苏轼烹制东坡肉有“慢着火、少着水 , 火候足时它自美”的名言 , 让人想象到在水火相济中东坡肉滋滋作响、香气弥漫 , 而词人斜倚竹床、手捧书卷惬意等待的情境 。 这与《易经·需卦》“等待”的主旨甚为吻合 。 《需》卦说:“需者 , 饮食之道也” 。 人也罢 , 物也罢 , 其所以能养 , 全在饮食 。 良叔认为 , 对于烹调这个自然过程中厨师所要完成的主观把握 , 就是《需》卦所要求的涵养功夫 。 《杂卦》说:“需 , 不进也 。 ”所谓“不进” , 并不是说不思进取 , 而是说必须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客观事物 , 不可拨苗助长 。 我们烹调过程中都有如下体会:火候不到 , 食物不熟 , 达不到杀菌消毒的目的;火侯不到 , 食物养分不能分解 , 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火候不到 , 食材的本味释放不出来 , 达不到香气四溢的效果;火候不到 , 五味难以调和 , 达不到有味者出 , 无味者入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