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劣”升级到“优效”:国产抗癌新药“头对头”中期数据亮眼( 二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就是做头对头研究很昂贵 。 像ALPINE这样一项有几百位患者参加的国际性3期研究 , 可能要花掉十亿以上 , 而且风险很大 , 如果只比对照的药物好一点 , 是很难成功的 。
大家看全球(包括中国)上市了这么多的PD-1/PD-L1免疫药 , 都说自己有特点 , 但目前还少有哪个真正去头对头挑战最早上市的K药或者O药 。 K药和O药自己也没有互相PK , 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 , 想在头对头研究中获胜 , 是非常难的挑战 。
所以 , 除非对自己的药有非常强的自信 , 同时也对全球市场的拓展有重要的帮助 , 不然企业是不会做这种研究的 。
正因为如此 , 当百济几年前决定做泽布替尼“优效”试验的时候 , 很多业内人士都非常震惊 , 因为泽布替尼的对手是伊布替尼 , 一个被很多人称为“神药” , 每年在全球卖出近100亿美金的超级重磅抗癌药 。
从2013年被FDA批准 , 成为首个上市的BTK靶向药 , 它的临床数据就很突出 , 无论疗效还是副作用都显著优于化疗 , 因此颠覆了许多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 , 改变了很多患者的命运 。 无论从哪个角度 , 伊布替尼都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抗癌药之一 。
虽然伊布替尼很成功 , 但也并非完美 。 比如 , 除了目标靶点BTK , 它还会抑制一些别的蛋白 , 这就带来了各种副作用 。 临床上 , 患者停用伊布替尼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不是效果不好 , 而是副作用不耐受 , 尤其考虑很多患者岁数很大 。
伊布替尼的成功和缺陷 , 都成为了开发下一代药物的强大动力 。 很多科学家都希望能对开发出更好的BTK靶向药 , 提高疗效 , 同时减少副作用 。
经过多年努力 , 目前全球已经有五个BTK靶向药上市 , 分别是伊布替尼、acalabrutinib、泽布替尼、奥布替尼和tirabrutinib 。 其中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和奥布替尼都已经在中国上市 。
值得一提的是 , 伊布替尼和泽布替尼都已经被纳入中国医保 。 这对患者而言 , 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
说实话 , 目前上市的BTK靶向药都是好药 , 但每个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有所不同 。 大家在选择的时候 , 综合考虑疗效、副作用和实际价格就好 。
(三)
BTK靶向药对哪些患者最有效呢?
在肿瘤领域 , 它们主要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 。 这类肿瘤有多种亚型 , 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白血病 , 也是BTK靶向药最主要的市场之一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两大特点 , 第一 , 它是老年病 。 患者往往都要50岁以后才发病 , 多数患者都在65岁以上 。 第二 , 它是慢性病 , 目前美国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了80% , 和大家想象的绝症不太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