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院士带领学生提出的创新理念:与疾病共生存( 三 )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主任Eschenbach提出了与癌症共生存的理念 。 他认为 , 人们不应该把癌症看作是医生束手无策的终末期疾病 , 而是一个病理过程 。 我们的治疗理念已从“寻找而消灭之”转到“瞄准而控制之” , 我们不应期盼“神奇的子弹”而应建立“神奇的策略” 。 这一“神奇的策略”需要多领域(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 , 政府部门及广大民众)及各学科(物理、化学、药学、医学、伦理学等)的共同努力 , 发现新的早期诊断疗法 , 可靠的监测病程发展的标记物 , 精确的靶向 , 安全有效的药物 , 及时合理的干预治疗 , 将恶性疾病转变成急性、慢性疾病 , 逆转及延缓慢性病病理 , 与疾病共生存 , 把它们带进坟墓 。
本文插图
迎接新的挑战及探索新科学
人类基因研究的进展使这一需求得到满足 , 并成为可期待的目标 。 1953年Watson教授发现了人类遗传密码DNA后 , 当代科学家为解开这一双链人类基因密码而不懈努力 。 1985年 , “人类基因组”项目启动 。 至2003年 , 经数百位科学家的努力及30亿美元投入的支持 , 人类30亿个碱基对及近3万个功能基础序列被描绘出来 。 人们期待着每一个新降生儿都接受这一生一次的基因序列检查 , 保存在U盘中 , 随时解析生命密码;期待着这一科技的革命让人们预知一生中可能遇到的疾病危险 , 并通过与医生配合 , 及早通过改变生活方式 , 改善环境 , 适时用药来预防及治疗 , 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 但这种期待是否能实现目前尚不得而知 。
人类并未止步于发现基因 , 科学家们正试图改善基因 。 在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男孩 , 一生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气球内 , 被称为气球中的男孩 。 他一出生即被诊断为基因缺陷疾病─严重混合型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 , 由于T细胞无免疫功能 , 他不能抵抗自然界任何微生物 。 美国宇航局为其特制了与世隔绝的宇航服 , 他在其中生活了12年 。 12岁时 ,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 , 实施了骨髓移植 , 但他的免疫系统无法抵抗他妹妹骨髓中的EB病毒 , 淋巴瘤在体内生成 , 4个月后男孩夭亡 。
1990年安德森医生将生成T细胞受体的正常基因装入腺病毒的基因组中 , 将重组病毒输入4岁患SCID病的小女孩Ashanti体内 , 完成了人类第一例基因治疗的壮举 。 Ashanti生活良好 , 恢复了正常免疫功能 。 但是人们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的道路是曲折的 , 继Ashanti之后 , 法国医生实施了10例ACID基因治疗 , 近期疗效良好 , T细胞恢复正常 , 但5年之后 , 2例病人发生了T细胞剧烈增多 , 淋巴瘤生成 。 进一步研究发现 , 以病毒为载体转入的基因未转入病变基因部位 , 而是形成了致癌启动基因 。 新的科学发现及尝试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 ,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及挑战 。
- 张伯礼院士担任悦康药业创新药Ⅲ期临床试验DMC主席
- 癌症|研究癌症一辈子,却劝人别轻易开刀,肿瘤院士的真心话需要用心听
- 医联学术委员会成立 程书钧院士任首席顾问专家
- 延长生存期,适合中国肝癌患者的一线免疫联合治疗!樊嘉院士领衔研究发表《柳叶刀-肿瘤学》
- 省骨科医院征集患者 将由院士操刀动手术
- 祝贺!这些医药卫生领域专家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重磅 | 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唐旭东所长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91岁陈院士,研究血脂50多年,除了肉,这3种蔬菜也要少吃
- 【会议撷萃】庄辉院士:慢性乙型肝炎启动治疗的ALT阈值探讨
- 20年前患上两癌,至今无复发!这位院士的抗癌心态,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