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药的“有条件批准上市”?( 二 )


在临床肿瘤研究中 , Ⅱ期临床研究通常使用疾病客观缓解率(ORR)作为研究的替代终点 , 但ORR只是评价肿瘤退缩的程度 , 观察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 并不能综合判断患者的生存获益 , 仅可以作为一个近期疗效指标 , 远期疗效还需看无进展生存期(PFS) 。 当然 , 在肿瘤治疗领域 , 金标准是总生存期(OS)获益 。
中间临床终点与替代终点存在的问题类似 。 但由于肿瘤治疗领域日新月异的进步 , 我们也已看到 , 很多大型Ⅲ期临床试验 , 也会采用中间临床终点或替代终点作为其主要研究终点 。
对于有条件批准上市的药物 , 因为其使用了替代终点指标 , 并不一定能真正验证临床的真实疗效 , 对于疾病转归的预测作用尚需进一步观察探索 , 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还需继续观察远期疗效及疾病转归 。
非确证性临床研究数据可信度几何?
早期临床试验数据通常是指在开展确证性临床试验前所获得的临床数据 。 一般而言 , Ⅲ期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的确证阶段 , 也是为药品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无条件)提供依据的关键阶段 , 该期试验一般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化盲法对照试验(RCT) 。
而在Ⅲ期临床之前的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就是所谓的早期临床 , 其产生的数据就是早期临床试验数据 。 由于早期临床研究普遍样本量较小 , 且以单臂设计为主 , 一般没有对照组 , 也不进行设盲 , 所以对偏倚的控制非常有限 , 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稳定性尚待在后期大型Ⅲ期临床试验中确认 , 所以证据等级一般较低 。
基于以上原因 , 对于使用早期临床试验数据申请有条件批准上市的药品 , 都会要求申请人应在申请上市许可时提交承诺的上市后确证性临床研究计划和方案以及完成期限、上市后风险控制计划等 , 否则会面临注销有条件批准药品的药品注册证书的严厉处罚 。
小样本的安全性数据是否真的“安全”?
在最新的《临床急需药品附条件批准上市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品上市后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也就是说 , 对于使用早期临床试验数据申请有条件批准上市的药品 , 由于其临床研究样本量偏小 , 对于安全性的观察尚有限 , 所以企业需要承担管理患者不良事件处理的责任主体 ,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总结
【什么是新药的“有条件批准上市”?】有条件批准是一种"先批准后验证"的药物监管制度 , 在带来一些积极的早期利益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 比如监管部门如何确保药品上市后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Ⅲ期确证性临床试验并及时发布正式批准公告 。 在满足患者临床获益需求的同时 , 监管和企业需实现多方诚信 , 共赢共建 , 帮助行业向好 。 毕竟对于那些等待救命药的临床急需患者而言 , 有条件获批上市的药物无疑给他们带来更多活下去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