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51 大蓟 地榆 槐花 柏叶 茅根 三七
点击下边链接 , 听课程音频:[呲牙]
大蓟 小蓟 地榆 槐花 侧柏叶 茅根 苎麻根 三七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51 大蓟 地榆 槐花 柏叶 茅根 三七】51 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 , 化瘀止血药:三七
第二节 凉血止血药
下面介绍止血药的第二节 , 凉血止血药 。 前面我们对凉血止血药的定义已经说过了 , 就是兼有清热凉血作用的止血药 。 所以这一类的药物它既是止血的药 , 又是清热凉血的药 , 或者说它就是清热药 , 所以它具有这两方面的功效 。 那么再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 对于出血证就适合于热证 , 就(是)所谓的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证 。
这一类的药是我们止血药当中品种最多的 , 包括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些有止血作用的药物 , 绝大多数都属于凉血止血药 。 比如说前面的栀子、黄芩、大黄、马齿苋、贯众 , 还有其他的一些都属于凉血止血药 。 这一类的药物一般止血作用都比较明显 , 所以有的时候炒炭 , 或者通过配伍的方法 , 来控制它的苦寒性质 。 热性不很明显的出血证 , 它也可以使用 , 就是说它可以扩大它的应用范围 。 这是在止血和它的主治证方面 , 主要是血热妄行 。
这一类的药物它又是清热凉血药 , 清热凉血药(是)我们前面清热药当中的一大类 , 那一类的药物它除了用于杂病当中的血热妄行 , 还可以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 。 我们这一章的清热凉血药 , 对于温热病的热入营血 , 用不用?当然从理论上来讲 , 是可以用 , 有一些药物在温热病当中也不是没有人用 , 但总体来讲 , 用得很少 。 所以温热病的热入营血就不是它的一个主要的主治证 。
那么为什么?其实在温热病的整个过程当中 , 发热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症状 , 所以典型的能够用于温热病的清热药 , 包括治疗卫分证的、气分证、营血分的 , 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 就是能够退烧 , 使升高的体温降低 。 这个对温热病的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 , 我们前面学过的那些清热凉血药 , 都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 尤其比如说犀角、水牛角、生地、玄参这一类 , 所以它对于温热病的营血分热证就很重要 , 用得很多 。
文章插图
我们这一节学的清热凉血药 , 它虽然有这方面的功效 , 但主要是用在杂病当中的血热妄行 。 因为在解热方面作用不明显 , 当然其中也有少数 , 比如说大蓟、小蓟、槐花这些 , 有那么一点退热的作用 , 不是完全不能用 , 只是习惯上不常用 , 因为不是它的优势 。 所以主要在杂病当中的血热证当中使用 ,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 就是没有明显的退热的作用 。
这一类的药其实往往兼有其他的清热作用 , 比如说清热解毒作用 , 清热泻火作用 。 所以这一类的药除了血热妄行的出血证以外 , 往往还用于热毒疮痈或者其他的脏腑热证 , 还相对的用得比较普遍一点 。 这是这一节药物很重要的一个特征 , 就是在功效主治方面 , 它有其他的清热作用 。
这一类药的药性 , 我们说了都是寒凉的 , 都偏于寒性 。 药味呢 , 都是比较注重真实滋味 。 凡是教科书上写的甘寒类的 , 那么一般它的滋味比较纯正 , 没有明显的苦味 , 这一类的凉血止血药用量都比较大 , 一般都可以用到15到30克 , 有的还要大一些 , 不容易伤胃 , 也没有其他苦寒药的一些明显的不良反应 , 所以习惯上把它们称为甘寒类的凉血止血药 。
书上写的苦寒类的 , 滋味里面本身就偏苦 , 或者有明显的苦味 。 这一类药的用量一般相对于前一类情况就要轻一些 , 如果过用或者重用 , 不但滋味很苦 , 服用起来比较困难 , 而且有苦寒伤胃这样的一些不良反应 , 所以这个是在药味方面 , 需要注意一点 。 它那个甘 , 很多药有甘 , 这个甘不是补虚是真实滋味 。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55 鸡血藤 蜇虫 铜 苏木 骨碎补 莪术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52 茜草 蒲黄 五灵脂 血竭 艾叶 川芎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50 鹤草芽 槟榔 仙鹤草 白及 血余炭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0 发散风寒药:桂枝 紫苏 生姜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9 莱菔子 内金 鸡屎藤 使君子 南瓜子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8 薤白 柿蒂 山楂 神曲 麦芽 谷芽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7 枳实 木香 沉香 乌药 香附 佛手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2 细辛 苍耳 辛夷 藁本 薄荷 牛蒡子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6 小茴香 丁香 良姜 花椒 荜茇 橘皮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39 防己 秦艽 络石藤 雷公藤 豨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