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检查手段的发展,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都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血管,最终引起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死。
文章插图
这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和担心,那么是不是一旦发现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就要开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呢?还是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才需要服药呢?还是需要根据斑块的性质和本身是否还有其他疾病来判断呢?想必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了,今天就为大家详解详解。
所谓颈动脉斑块,就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包括4个阶段。
文章插图
第1阶段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又叫做脂纹期,在血管内膜可见到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平坦或微隆起。
第2阶段就是纤维斑块期,脂纹通过进一步发展、演变就形成了纤维斑块。
第3阶段就是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期,这个时候在血管内膜上可见到灰黄色的斑块明显突起。
第4阶段就是斑块继发病变期,斑块内可出现破裂、出血、钙化、形成血栓、形成动脉瘤等。
文章插图
其中第3期、第4期的斑块又叫做不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就像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随时会有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根据颈动脉斑块性质,我们把颈动脉斑块分为4类,颈动脉钙化斑块、颈动脉溃疡型斑块、颈动脉斑块内出血、颈动脉斑块附壁血栓。颈动脉狭窄小于50%的为轻度狭窄,堵塞50%-69%的为中度狭窄,堵塞70%以上的为重度狭窄。
文章插图
一、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是继高血压、糖尿病等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又一高危因素,研究证实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效,能够明显减轻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
●因此,对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如果没有缺血性脑卒中(脑梗)的症状,血脂也在正常范围内,建议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还不建议服用他汀类降脂药。
●对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如果近期发生了缺血性脑卒中,那么就需要开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了。
文章插图
二、颈动脉斑块而对于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主要以他汀类降脂药为主,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减少新的斑块的形成,但不能消除已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有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每天10mg和每天80mg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不同,大剂量组能够明显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的巨噬细胞含量,抑制斑块炎症反应,可以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文章插图
有研究显示,对于颈动脉斑块患者,通过给瑞舒伐他汀第1个月每天40mg,剩下23个月每天80mg治疗两年,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可通过减少斑块脂质核心坏死,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但对缩小颈动脉斑块没有作用。
【 发现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并不一定要服用他汀,6种情况要分清】●因此,对于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如果没有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建议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
- 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微量金属的发现可能提供线索
- 抗衰再下两城!湘雅科学家发现D+Q能改善骨再生及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科学大发现
- 有抗子宫内膜抗体还能怀上孩子吗?
- 鼻咽癌来时,脸部会“露馅”,仔细点不难发现,别拖到晚期
- 研究员发现Omega-3s 可能是解锁血脑屏障的关键,fcs助力研究
- 寿命|研究发现:男性寿命大多比女性短,为什么?一起来看看研究结果
- 简单血检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自然》子刊描绘生物标志物开发蓝图
- 胖=不健康?研究发现,即使代谢健康的胖子,仍然伴随着重大风险
- 中科院团队最新发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 ESC-HFA/HFSA/JHFS联合声明:心内膜心肌活检临床应用适应证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