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2/5死于这个原因!哪儿的人最危险?

本文首发于《瞭望东方周刊》总第820期,_原题为为《中国心血管病风险地图出炉》。
文丨李希 李静
 中国人2/5死于这个原因!哪儿的人最危险?
文章插图

近三十年来,心血管病在不同国家的造成的健康负担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如美英两国冠心病死亡的降幅超过50%,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相关的治疗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金砖国家”中却出现不同的局面,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的进程,这些国家的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上升。
中国人2/5死于这个原因!哪儿的人最危险?】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高居不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5个专病防控行动中,心血管病的防控被放在第一位。
“头号杀手”:不能承受之重
在我国,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二。在这个名副其实的“头号杀手”中,尤其以脑卒中和冠心病作为最主要的死因。
与此同时,由于病情迁延且治疗复杂,心血管病也成为诊疗费用最昂贵的病种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搭桥的平均单次诊疗花费分别在我国内科和外科常见住院原因中高居首位。统计显示,从2012到2016年,我国心血管病治疗总花费从3106亿元增长到4952亿元,年均增长11%。
更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银行估计到2030年,我国罹患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者人数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心血管病不仅给个人和家庭,也给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地制宜防控
慢性病的特点之一是病因复杂多样,心血管病也是如此。与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超过二十种,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高血糖等。
对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和高血压等生理代谢改变的干预等,可以有效预防或推迟心血管病的发生。而且,及时合理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同样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复发风险。
关于心血管病的防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也就是,通过危险因素管理、适宜技术应用和民众宣教培训等措施,“到2022年和2030年,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环境多样、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来说,各地要实现上述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尽相同,因此需采用的策略也不能简单“一刀切”。
比如,2019年的一个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不同省份,心血管病致死致残带来的寿命损失相差达5.8倍。然而,这个结果反映的是后置的疾病结局,地区差异既与各地的发病风险高低有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诊疗水平的影响。所以,从防控角度出发,更需要了解心血管病风险本身的地理差异。
要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首先需要对不同地区进行摸底,比如,不同地区的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否存在不同?导致相应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否各不相同?这些分布特征与哪些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因素有关?摸清这些情况,可以为因地制宜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和证据。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财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立项支持下,牵头开展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这个项目是我国在心血管领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33个区县,共有2000多家机构超过2万名医务人员参与其中。
从2014年由政府立项支持开始,截至2019年底,调研项目已完成390万35-75岁常住居民的心血管病风险筛查。通过系统抽样,我们对全国252个项目点的98.3万居民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分析其中心血管病高危对象的比例,以及12种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我国心血管病高风险地区的分布,还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