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血小板增多,不治疗,1月后发脑梗死致半身瘫痪
张阿姨今年65岁了 , 她都每年要做一次体检 , 一月前体检发现血常规血小板升高 , 血小板已经达到800×10X9/l , 其它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都正常的 。 当时医生建议她需要住院进一步住院 。
医生建议需要做骨髓穿刺 , 但是张阿姨觉得应该是医生在吓唬她 , 她说去年体检的时候血小板都正常 , 拒绝住院回去了 。 而且张阿姨觉得做骨髓检查是在骨头上穿一个洞 , 然后抽骨髓 , 是很痛苦 , 也很恐怖的事情 , 也不愿意做这个检查 。文章插图
一个月后的一天早上 , 张阿姨突然起身下床 , 感觉右侧脚没力、右手也没力 , 拿不稳东西 , 站不稳 , 讲话语言也不清楚 。 家人看见这症状 , 可能是脑中风了 , 搭车到医院去治疗 。
经过颅脑磁共振(MRI)检查 , 张阿姨大面积脑梗死 , 由于来医院的时间已经超过了6小时 , 失去了溶栓和介入治疗的机会 。 经过常规抗血小板、调脂、营养脑神经、高压氧、康复治疗 。 张阿姨仍然遗留右侧手脚没力 , 下床走路需要柱拐杖 。文章插图
一、哪些原因会导致血小板增多?
正常血小板的参考值是(100~300)X109/l, 血小板持续大于450x109/l 才叫血小板增多 。 血小板增多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
(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体检发现血小板增多,不治疗,1月后发脑梗死致半身瘫痪】是巨核细胞增殖为主的骨髓疾病 , 有50%~70%的患者是由于JAK2、V617F基因突变导致 , 好发于50~70岁 。
1、起病比较缓慢 , 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 , 有80%的人会出现血栓形成或者是不明原因的出血 , 可以反复发作 。 以胃肠道出血最常见 , 也可以出现鼻、牙龈出血、皮肤粘膜出血 。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半的人可以生存5年以上 , 部分患者生存10年以上 , 死亡原因是血栓形成或者是器官出血 , 部分会转变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而死亡 。文章插图
(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1、见于恶性肿瘤、急性炎症感染、急性失血、慢性胰腺炎、慢性肺炎、结核病、肝硬化、风湿免疫性疾病等 。 其中以感染导致的是最多见 。 其次是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 。
2、通常没有症状 , 也很容易被忽视 。 极少发生血栓形成和出血 , 预后也比较好 , 仅在血小板大于1000X109 /l才治疗 。文章插图
二、医生感悟
1、很多老年人都有每年体检的习惯 , 但是有些人体检发现一些问题却不引起重视 。 医生建议需要做进一步相关检查 , 就觉得特别恐慌 , 也不愿意做进一步的检查 , 其实这样的体检也是白检查 。 很多疾病通过普通的常规体检也是不能确诊的 。 像文中的血小板增多 , 需要做骨髓检查 , 明确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导致 , 治疗方案不一样 。文章插图
2、引起脑梗死后最佳的治疗时间是发病3~6个小时 , 通过介入取栓治疗或者是溶栓治疗效果很好 , 肢体功能恢复好 。 如果超过6个小时 , 只能常规抗血小板、调脂治疗 , 大部分患者会留下肢体功能障碍后遗症 。
3、如果发现一侧手脚没有力 , 或者一侧肢体麻木、说话言语不清 , 要考虑到是中风 , 一定要及时治疗 , 不要拖 。
- 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微量金属的发现可能提供线索
- 抗衰再下两城!湘雅科学家发现D+Q能改善骨再生及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科学大发现
- 鼻咽癌来时,脸部会“露馅”,仔细点不难发现,别拖到晚期
- 研究员发现Omega-3s 可能是解锁血脑屏障的关键,fcs助力研究
- 动不动放臭屁,暗示有肠癌?提醒:体检不做几项,得了癌也不知
- 好消息!机动车驾驶人可到达州华康医院体检中心办理机动车换证体检了
- 寿命|研究发现:男性寿命大多比女性短,为什么?一起来看看研究结果
- 简单血检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自然》子刊描绘生物标志物开发蓝图
- 血小板减少症的类型与病理机制你了解多少?
- 超级重要:低碳饮食后,体检指标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