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宽仁前沿|第15期 当腹膜透析开启“自动化模式”病人睡觉它“工作”

早上出门前透析一次 , 中午回家透析一次 , 傍晚再透析一次……如此繁复的治疗过程 , 对于选择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患者来说却并不陌生 。 每天更换三到六次腹透液 , 进行十几次消毒操作 , 不仅让病人头疼不已 , 还易增加感染的风险 。 并且 , 像正常人一样上班、学习 , 长途旅行于他们也成了相对困难的事 。
是否存在更好的治疗方案 , 帮助腹透患者提高的生活质量呢?事实上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两年来都在推进一种新的透析治疗模式:自动化腹膜透析(APD),这种新方案用机器代替传统人工腹透 , 在改善腹膜透析充分性、降低感染率的同时 , 还能把治疗放在夜间睡眠时进行 , 真正做到了将时间还给患者 , 将自由还给病人 。
腹膜透析实现“自动化”
蒋先生直呼“简直像做梦一样”
46岁的蒋先生家住江北区 , 患有慢性肾衰竭 , 两个月前 , 蒋先生逐渐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症状 , 下肢浮肿加剧 , 并突发喘累、呼吸困难 , 随即就诊附近医院检查发现 , 肌酐指标高达1100umol/L左右 。
得知这一结果后 , 蒋先生和家人心情都很低落 , 但由于长期患有慢性肾衰竭 , 也早就做好了透析治疗的准备 , 蒋先生很快接受现实并配合医生开始治疗 。 由于蒋先生一开始的肌酐指数很高 , 医院随即对其采取血液透析治疗 , 将他的肌酐指标降下来 , 然而 , 一个半月后 , 蒋先生肾脏病情稳定 , 但却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
“病人除了有终末期肾脏病外 , 还患有肝硬化 , 血小板指数较低 , 但血液透析涉及到抗凝治疗 , 会增加病人的出血风险 。 考虑到他目前的尿量较多 , 说明还有一定的残余肾功能 。 因此改用腹膜透析 , 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这些宝贵的肾功能、减少出血的发生 。 ”重医附二院肾内科主治医师胡玉栋表示 。
蒋先生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进一步治疗 , 胡玉栋医生建议他考虑转为腹膜透析治疗 , 但蒋先生及家属却表示了担忧:“听说腹膜透析对病人身体的要求比较高 , 并且自行在家操作治疗 , 感染风险也比较大 , 离开了医护人员的帮助 , 心里总觉得不太踏实 。 ”胡玉栋医生经过耐心讲解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
上周 , 蒋先生在通过10天的人工腹膜透析适应期后 , 尝试了只有夜间休息睡眠时进行的自动化腹膜机透析新技术 。 每天晚上9点左右到第二天早上8点 , 利用睡眠时间完成腹透治疗 。
“这种透析治疗方式可以在晚上睡觉时进行 , 完全不耽误白天上班的事儿 , 简直像做梦一样!”并且 , 胡玉栋医生通过数据后台反馈 , 得悉蒋先生治疗效果良好 。
利用睡觉的时间来“工作”
帮助尿毒症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胡玉栋医生告诉采访人员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是当前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 , 三者之间互为补充和支持 。 腹膜透析疗法(PD)是指利用患者身体自身腹膜滤过作用排出毒素和多余液体 , 调节电解质平衡等 。 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出现之前 , 医生通常是给患者置入腹透管后 , 指导病人做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变革 , 自动化腹膜透析(APD)以其显著优势逐渐取代CAPD 。
聚焦 ?宽仁前沿|第15期 当腹膜透析开启“自动化模式”病人睡觉它“工作”文章插图
(传统腹膜透析)
“大多数患者都是居家完成腹膜透析 , 平均下来大概要4个小时腹膜透析一次 , 早上7时30分、中午、傍晚、睡前等时间点都要做一次透析 。 ”胡玉栋医生说 , 按照传统的人工腹透治疗方法 , 通常情况下尿毒症患者每天要做4~5次腹透 , 每次换液过程需半小时 。 而且腹透对场所的要求也较高 , 需要在紫外线消毒的场所做 , 这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影响 , 很多腹透患者无法正常完全回归社会 。
聚焦 ?宽仁前沿|第15期 当腹膜透析开启“自动化模式”病人睡觉它“工作”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