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的原因与对策( 二 )


“上火”的原因与对策文章插图
为何上火?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保养 , 损伤了肾、脾、肺、肝的功能 , 就会破坏以上三道防线中的某一道或二道 , 或者三道 , 使潜藏在肾水中的阳气往上冲出来 , 就表现为“上火”的症状 , “上火”这个词形象地表达了阳气往上走的这个天性 。
当下的生活习惯中 , 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就是脾胃 。 肆食寒凉、冰冻食物以及鱼、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 , 已成为人们日常的饮食习惯 , 糟糕的是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这些容易损害脾胃的饮食习惯是不好的 , 反而认为不这样吃生活就没有质量 , 而且没有营养 , 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以妄为常” 。
此外 , 由于工作关系常常造成饮食不规律 , 也容易损伤脾胃 。 脾胃受损则土不伏火 , 如同没有灰土覆盖的炭火直接暴露在外面 , 因此一吃煎炸、辛辣食品 , 则如火上浇油 , 立即出现“上火”症状 。
其次 , 现代人的生活作息规律 , 熬夜是常态(晚上超过23点尚未入睡谓之“熬夜”) 。 很多人误以为白天与晚上睡觉的效果是一样的 , 实际上一日之间也是有春夏秋冬的 , 晚上9点以后就属于冬天了 , 冬天必须让阳气收藏起来 , 所以人就该睡觉了 , 否则阳气不能按时收藏到肾水中就可能出现“上火”的症状 , 经常熬夜的人容易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脸上长痘、咽喉干痛等症状 , 就是这个缘由 。
还有 , 现代人无论哪个年龄 , 普遍欲望很多 , 急功近利 , 生活压力大 , 导致情绪不稳定 , 易焦易燥易怒 , 而发怒最易伤肝 , 肝的特性是上升的 , 肝气上升最易引动肾水中潜藏的相火一起上冲 , 出现“上火”的症状 , 这就是所谓的“肝火” 。
“上火”的原因与对策文章插图
如何应对上火?既然“上火”的实质是潜藏在肾水中的阳气独自跑了出来 , 就不能用清热泻火的办法去消灭它 。 虽然清热泻火的办法有时也可暂时缓解症状 , 但人体的阳气受损了 , 而且由于造成“上火”的真正原因没有消除 , 随后同样的“上火”症状还会反复出现 , 人体宝贵的阳气这样反复受损 , 体质就会越来越弱 。
所以用清热泻火来对付“上火”是“饮鸩止渴”的办法 , 如同自己的小孩跑出去干了坏事 , 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小孩拉去枪毙了 , 坏事是暂时得到控制了 , 但小孩也没有了 。 很多认为自己“热气”而经常服用清热解毒药、消炎药及凉茶的人 , 体质越来越弱 , 就是这个道理 。
究竟该如何应对这种“上火”呢?当然应该是将脱离了阴液监管而单独跑出来的这个阳气引回它的归藏地 , 中医称为“引火归元” , 而且重点还在于防止它继续跑出来 。 针对以上三种不同的病因 , 应对的办法也有三招:
一是合理饮食 , 保护脾土 。
脾为土 , 喜温燥而恶寒湿 。 防止“上火”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大量吃寒凉的食物 , 其结果是进一步损伤脾土 。 正确的饮食应以粮为纲 , 多吃主食(如米饭或粥、面食)以起到健脾的作用 , 使脾土厚实则可起到“伏火”的作用 。
二是按时睡觉 , 避免熬夜 。
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进行作息 , 使阳气该收藏的时候能够正常的敛藏 , 就不会脱离阴液的“监管”而变成“火”犯上作乱 。
三是静心修养 , 避免浮躁 。
少欲知足 , 恬淡虚无 , 少一点自我 , 多一点利他 , 自然能保持快乐的心态 , 使情绪稳定 , 从而避免焦躁上火 。
如果通过以上自行调摄仍不能解除“上火”的症状 , 则应寻求真正的中医进行指导 , 必要时辅以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 。
“上火”的原因与对策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