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与医术发展提高的途径( 三 )


中医学内容丰富多采 , 若欲全面精通 , 非朝夕易事 。 一方面要有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毅力 , 另一方面要有孜孜不倦 , 争分夺秒的精神 。 是时每日除三餐之外 , 我们几乎全是随师门诊、出诊 。 诊务繁忙之际 , 甚至在出诊汽车途中进餐 , 故学习理论、整理医案只能在晚间 。 古人云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并以「自驹过隙」形容时间之宝贵 。 我的中医理论大部分是在晚间学习的 , 每晚必待夜深人静 , 方始就寝 。 实际上 , 昼日看病 , 夜晚读书 , 我觉得对理论结合实践犬有好处 。
我不主张在读书时不假思索、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 , 认为重点应在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 , 并付诸临床 , 学会在实践中如何运用 。 某些人尽管能把一部分经典著作或中医书籍背得滚瓜烂熟 , 甚或倒背如流 , 但临证反而无所适从 , 疗效不高 , 这只能算是纸上谈兵的空头理论家 。 我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时 , 也曾看到有个别学生能背数百方剂 , 但临床实习一见病人 , 反而开不出方子来 。 这说明对方剂的主治与适应症根本没有理解 , 所以也就不知如何施用 。 有些人即使能开出方来 , 也只是按图索骥、刻舟求剑地套用 , 并不会灵活加减变通 。 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 , 判断一个医生水平高低 , 是以治疗效果为标准的 , 理论再高 , 治不好病 , 就没有说服力 。 所以我认为学习中医理论 , 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 且在实践中反复施用 , 寻谋得失 , 方能逐渐达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境界 。
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是必要的 , 这需一个循序渐进、登堂入室的过程 , 但也不能忽视平时对知识的零积碎累 。 每次读书勿求于多而求于精 , 也就是有目的地学习 , 尤其不懂之处要勤问 。 我随师侍诊之暇 , 自备一本「零金碎玉」手册 , 凡看到施先生治病时 , 自己不理解之处 , 如 , 为何辨为某证?为何使用某方、某药?辄问于师 , 并将老师言传口授录之于册 , 日久天长 , 风毛麟角 , 积少成多 , 不但保存了老师宝贵的临床经验 , 而且对我增长阅历 , 体会先生的学术思想 , 裨益颇大 。 施先生制方遣药 , 不拘一格 , 往往双药并书 , 或是互为补佐、增强原有药效 , 或是互为制其所偏、产生新的药效 , 组成新方 , 饶有特色 。 后来 , 我曾搜集了数百个双药并书范例 , 辑之成册为《施今墨药对》 , 介绍给学生们 , 很受欢迎 , 至今流传甚广 。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 , 我随施先生前往天津 , 开始单独悬壶业诊 , 病家渐次增多 。 那时我治病 , 都是套用先生的经验方剂 , 尽管有效 , 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不能满足我求知的欲望 。
施先生在学术上一向提倡革新中医 , 中西医结合 , 并素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互相左证为其主张 。 因此 , 先生要求我读一些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等书籍 。 我阅读之后 , 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发病机制都了解梗概 , 于是想再学西医 , 以求究竟 。 一九三九年 , 遇到一个机会 , 我即东渡日本 , 入金泽医科大学医学专门部 , 系统地学习西医知识 。 四年后回国 , 虽以西医姿态开业 , 但多数情况下 , 我仍是采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施治来治病的 。
中医学术与医术发展提高的途径文章插图
2
辨证辨病扬长抑短
采用中西医理互相佐证 , 认识和治疗疾病 , 使我眼界扩大 , 思路展开 , 方法亦较多 。 因此我深感中西医必须结合 , 方能创造出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 但是在解放前那种社会制度之下 , 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 群众的力量也只能是施派传人 , 独立钻研 , 毫无成就 。 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还要废止中医 , 当然就更谈不到中西医结合的问题了 。 只有在解放后 , 党的中医政策贯彻落实 , 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进行才有了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