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为: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 《国民免疫力认知调查报告》带你走出这些误区
12月22日,《国民免疫力认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该报告旨在通过调研国民对免疫力概念的认知程度以及存在的认知误区,也填补了现阶段国民免疫力认知相关研究的空白。
《国民免疫力认知调查报告》由中国保健协会牵头立项并撰写,康宝莱支持,历时3个月,覆盖16个超一线和一、二、三线城市及部分农村地区,内容涵盖免疫力内涵认知、免疫力相关疾病认知、影响免疫力水平的生活习惯认知等多个维度。
文章插图
调查结果表明,95%的受访者认同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整体来看,大部分受访者对什么是健康的饮食行为与健康的运动方式有所了解。但同时,国民对免疫力的具体概念和组成结构认知较为模糊,对免疫力的具体内涵缺乏准确的认识。另外,部分受访者对健康生活习惯也存在一定误区,比如认为“免疫力越高越好”、“健康饮食就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每日一定要做中高强度的运动”、 “保健食品都是骗人的”等等。
调研数据显示,67%的受访者认为“免疫力越高越好”,还有 16.8%的受访者对此并不确定。这说明超过 4/5 的受访者对免疫力的内涵缺少准确的认知,相关知识的科普亟待加强。
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表示:“国民常说的免疫力,即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量。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形成三道防线,负责清理衰老、变异的细胞以及抵御外敌,来维护机体的健康。免疫力低下或过高都会影响健康。免疫力低下易于被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或患癌症;免疫稳定功能过高,可能患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防御保护功能过高,会出现过敏反应。”
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一误区,他建议在进行“如何提升免疫力”相关的知识科普与信息传播前,传播的主体,无论是企业还是媒体、行业,都应注意先科普免疫力的科学定义,再谈怎么进行提升,让受众对免疫力概念有更加正确的认知。
调研数据显示,26.3%的受访者认为“尽量少吃,尤其避免吃碳水化合物”是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了解科学合理的热量摄入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针对这一误区,原武警总医院营养科主任、第三届全军临床营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吕利表示:“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热能的主要来源,长时间不摄入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身体热能代谢的不足,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等的正常代谢同样会受到影响,表现在免疫功能、免疫力水平的下降。”
她建议公众应尽量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上膳食宝塔建议的热量要求摄入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是以减肥为目的,也不宜盲目少吃或戒断碳水,而应有意识地依据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摄入丰富多样的营养素来源,仅在摄入总量上把控就好,即老百姓常说的7~8成。
报告显示,约22.6%的受访者认为,必须每天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忽视了盲目进行高强度运动导致的过度疲劳以及对于自身免疫力的负面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尤春英表示,适量运动是提升免疫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果不顾及自身的身体条件盲目地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运动,很容易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
尤春英建议,普通人运动健身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在运动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再酌情增加运动量和强度,避免超出自身对运动负荷所能承受的能力。另外,在大负荷运动期间及之后,除了及时补充水分外,也应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电解质、矿物质与维生素等,以便及时补充体力,快速消除疲劳感。
- 免疫力是如何被偷走的?餐桌上或藏着“帮凶”?你或许天天在吃
- 大鱼大肉并非高血脂的“祸端”,2物尽早拉黑,再喜欢也要忍住
- 饮食禁忌|医生提醒:高血压饮食有禁忌,这些食物越吃血压越高,再馋也要忍住!
- 脑梗并非说来就来,医生警告:饭后4恶习不戒,血管或被“堵死”
-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超30万人研究:1类食物吃得越多,风险越高
- 自测:手指交叉做一个动作,出错越多,老年痴呆风险越高
- 孩子增强免疫力少生病打篮球更强,多吃健身菜,强筋健骨运动第一
- 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Nature》:试试给T细胞做个“早教”
- 再忙也要吃3种食物,孩子常吃,补充钙质,长个头,增强免疫力
- 宝宝免疫力最差的3个时期,这样干预能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