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明,不能因疫情让孩子看不上病

胡晓明,不能因疫情让孩子看不上病文章插图
专家小传:胡晓明 , 36岁 ,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 擅长新生儿危重症的监护、救治与后续康复 。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 , 主管新生儿病房专业病患儿达20000余例 , 危重抢救患儿近2000例 。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拥有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
己亥年岁末 , 庚子年伊始 , 刚回到家乡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晓明看着手机发呆 。 往年这个时候 , 手机里早就挤满了各样的拜年信息 , 但今年的疫情让这个春节有点与众不同 。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她看着同学群里的消息 , 想着自己的同窗正在武汉努力抗疫 , 在这场未知的疫情风暴中奋力前行 , 她坐不住了 。 把8岁的女儿托付给年迈的父母后 , 大年初三 , 胡晓明踏上了返京的列车 。
回到北京自我隔离后 , 胡晓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 门诊、病房两手抓的她 , 每周要出2天专业门诊 , 1天内科综合门诊 。 疫情时期 , 家长咨询的问题都是“怎么给宝宝做好防护”“新生儿会不会被传染上新冠病毒”“宝宝不肯戴口罩怎么办”等 。 为了宽慰焦虑的父母 , 胡晓明一句一句和家长解释 , 隔着口罩和防护屏 , 她需要比平时更高的声调 , 几个患者看下来 , 胡晓明的嗓子都哑了 。 在快结束门诊的时候 , 曾经在病房救治过的一名孩子家长专门挂号过来告诉胡晓明 , 孩子长肉了 , 也不再哭闹了 , 让她放心 。 这位家长还专门提醒她 , 疫情期间要保护好自己 。 看着家长戴着帽子、手套、口罩 , 全副武装地站在那里 , 说着温暖的话语 , 那一刻 , 胡晓明深深地感受到 ,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医生这个职业带来的满足感是任何职业都无法比拟的 。
【胡晓明,不能因疫情让孩子看不上病】结束了门诊的胡晓明脱下厚重的防护服 , 换上短袖刷手衣 , 她回到了新生儿内科的层流病房 。 疫情期间 , 其他病房的住院患儿有所减少 , 但是新生儿内科病房却和平时一样 , “因为新生儿不会因为有疫情就在妈妈肚子里多呆一分钟” , 作为病房治疗组组长的胡晓明觉得身上的担子特别重 。 在主任的指导下 , 她和同事严格落实医院疫情防控部署工作 , 还对病房功能布局进行了调整 , 腾出了两间负压病房作为缓冲区 , 保证患儿住院环境安全 , 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
在这个非常时期 , 医务人员将工作重心转到了疫情防控上 , 有的选派到定点医院支援 , 但更多的是留在医院值守 。 胡晓明说:“每一个岗位都很重要 , 我的职责是保证来院患儿的及时诊治和安全 。 ”
胡晓明的一项发明专利在疫情期间派上了用场 。 “新生儿黄疸监测APP可以方便家长实时监测 , 减少到医院的交叉感染几率 , 它还有预警提示功能 , 告诉家长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就医 。 ”看着前来就诊还在襁褓里的宝宝 , 穿着家长改装的“小雨衣” , 真是又想笑又心酸 , 胡晓明决定给家长免费使用APP 。
16名轻度黄疸宝宝的家长安装了APP , 家长用手机给宝宝的皮肤拍照 , APP就可以显示出黄疸数值 , 并综合胎龄等因素 , 给出风险级别提示 。 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记录黄疸数值以及宝宝的吃奶量、身高体重、小便次数等其他相关数据 , 及时跟胡晓明沟通反馈 , 不用再专程前往医院 。 经过胡晓明的专业指导 , 这些黄疸宝宝都顺利治愈了 , 大大减少了因就诊导致的交叉感染 , 缓解了家长的焦虑心情 。
从医十多年来 , 胡晓明主管新生儿病房专业病患儿达2万余例 , 抢救危重患儿近2000例;拥有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 胡晓明以高度的责任心兢兢业业的工作着 , 在抗击疫情的另一个战场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 她总说 , 希望将来的自己永远不会因为走得太快、太远 , 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选择出发 。 ▲(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