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糖尿病的N个监测项目
----控制糖尿病的N个监测项目//----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 , 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 糖尿病并发症不但与长期的高血糖有关 , 还与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肥胖、吸烟、个体体质差异等有关 。 所以 , 糖尿病患者仅重视血糖控制远不够 。 糖友除了监测血糖外 , 不要忘了监测下面这些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 , 它能反映糖友最近两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情况 , 而与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 是评估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 。 建议糖友们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 正常人HbA1c水平为4%~6% , 糖友HbA1c应控制在7%以下为宜 , 合并妊娠者控制应更为严格 , 老年人目标则可适当放宽 。 血压高血糖和高血压常结伴出现 。 控制好血压不但可以显著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 , 还可降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 。 所以 , 糖友平时也要定期监测血压 , 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内 。 而对于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 , 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 , 降压目标值可适当宽松 。 血脂糖友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 。 这是因为 , 长期高血糖使血管壁内皮受到“糖毒性”伤害 , 变得“坑坑洼洼” 。 这样 , 血液里的坏胆固醇就会“乘虚而入” , 导致血管硬化和斑块的形成!所以 , 糖友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水平 , 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病程较长或者年龄偏大的糖友 , 还需要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 了解有无血管内膜增厚和斑块 。 糖友的血脂控制目标是 , 甘油三酯<1.7mmol/L , HDL-C男性>1.0mmol/L , 女性>1.3mmol/L , LDL-C<2.6mmol/L 。 如果已有心脑血管疾病 , LDL-C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 体重肥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 , 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 体重减轻可以明显改善糖耐量情况 , 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 , 甚至有些患者可以停用药物 。 所以 , 体重超标的糖友们注意啦 , 减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常用体重指数(BMI)衡量体重是否超标 ,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 BMI≥24为超重 , BMI≥28为肥胖 。 另外 , 对于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 , 女性腰围≥85cm)的糖友更需要控制体重 。 选择降糖药时 , 应优先选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利拉鲁肽和达格列净等有降低体重作用的药物 。 眼底检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 可导致失明 。 视网膜病变早期不影响视力 , 所以不易察觉 。 糖友应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 而不是等到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时再检查 。 尿微量白蛋白很多糖友最担心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 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线索 。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 , 起病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 , 而2型糖尿病应在确诊时同时检查 。 尿白蛋白在30~300mg/24h称为微量白蛋白尿 , 大于300mg/24h为大量白蛋白尿 。 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 , 所以糖友每年应查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等 。 骨密度糖尿病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 血糖过高时 , 多余的血糖从肾脏随尿液排出 , 同时 , 带走大量的钙、磷 。 另外 , 糖友饮食控制较严格 , 导致摄入的钙和维生素D不足 。 所以糖友们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 , 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日照 , 年龄较大者 , 尤其注意预防跌倒 。 骨密度测定(双能X射线)是评估骨质疏松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 简单易行 。 建议糖友们下次来医院就诊时 , 不妨做个骨密度检查 。
- 糖尿病|医生说|血糖有个高危数值,离糖尿病只有一步,多数人却不自知!
- 食物胰岛素,糖尿病的“天敌”,经常吃一点,糖尿病悄悄退下
- 糖尿病足严重的可导致截肢!专家:警惕糖尿病足早期的蛛丝马迹
- 养肾|肾病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医生现身说法,这些人群要提防肾病的侵袭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6个部位疼痛,可能是并发症到来的信号,别不当回事!
- 养生|吃饭如何才能七分饱?7个方法帮你控制食量,避免健康问题!
- 疾病|糖尿病是“养”出来的?医生告诫:想要血糖稳,平时少碰这4物
- 有糖尿病做试管婴儿怀孕后会不会遗传给宝宝?
- 糖尿病人把血糖控制住就OK了?不幸的是,您及您的医生都错了
- 尿毒症虽可怕,预防也不难,控制好这7大危险因素,也能远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