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康复医学是一门年轻又古老的学科,在远古时代就有针对风湿、慢性疼痛、劳损等疾患采取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摩等治疗方法来缓解痛苦、改善肢体功能 。 到了20世纪40年代,康复医学才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全面康复为原则,重视患者身体和心理康复,在手术后或伤病恢复早期采取功能训练进行康复 。 20世纪50年代由于急性脊髓灰质炎的流行,造成了大量患者出现肢体残疾,促进了物理医学尤其是儿童康复医学的发展,使医学界对康复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及危重症医学的迅猛发展,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患儿的生命得到了挽救,但多易合并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运动、认知、语言等功能障碍,使患儿生存质量下降,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 。

我国儿童康复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虽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康复理念仍较落后,评估、治疗技术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 。 由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国的康复发展模式既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又要借鉴国际康复新理念、新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