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年轻人正在逃离银行:门槛越抬越高,KPI增加,薪水不涨( 二 )

有人正在考虑辞职同时 , 银行却越来越难进了 。

舒克在去年秋招时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 。 他是2020年的毕业生 , 在西北的一所“双非”大学读会计 。 当时 , 各大银行都在办宣讲会 , 但只去985、211学校里办 。 好几次 , 舒克打车去十几公里外参加 , 全程站着听完 。 一走进阶梯教室 , 数百个学生把教室挤得满满当当 , “最后一排的后面还站了好几层人” 。

舒克的老家在江苏 , 宣讲会之后 , 他把国内十几家股份制银行投了个遍 , 选择的都是江苏的网点 。

据他回忆 , 每一家银行的招聘流程差不多 , 先在网上申请 , 填一系列个人的信息 , 网申通过了就可以进入笔试阶段 。 笔试在线下 , 可以选择离自己近的考点 , 但这之后的面试需要他回江苏参加 。

每一家银行的面试都不止一次 , 少的2次 , 多的有4次 。 舒克最终面试了5家银行 , 一系列流程走下来 , 西北到江苏的往返机票不知道买了多少张 , 算一算 , 至少花了六千多块钱 。

舒克并不是花钱最多的 , 他的一个同学还买了某教育机构的“银行考前密训班”服务 , 花了5980元 。 在该教育机构的宣传单上 , “各大银行密训”字样十分显眼 , 底部一行小字还写着“百万银行考生口碑之选” 。

“百万银行考生” , 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

根据某教育机构提供的数据 , 银行总体报录比常年维持在13:1左右 , 且逐年升高 。 光是中国人民银行一家 , 2019年公开招聘4577人 , 报考人数就有29万人;到了2020年 , 招聘人数4300人 , 实际报名人数达到了33.8万人 。

招聘人数与报考人数显然差距悬殊 , 银行为了“刷人” , 只能想方设法设置关卡 。 除了一轮又一轮的面试 , 前期的笔试是不可忽略的一关 。

欧阳本科学金融 , 2018年毕业 , 找工作时 , 身边同学除了考研和考公的 , 剩下都在准备银行的笔试 。 大家人手一套某教育机构出版的《银行招聘考试一本通》 , 厚得像一块砖头 , 里面有615页的历年真题 , 包含了数学运算、逻辑推理、英语、经济、法律、计算机、会计等方面的各类题型 。 随便刷了一阵子题之后 , 欧阳考到了某六大行 。

今年9月 , 中国银行依靠自己高难度的笔试题上了一次热搜 。 一个考生说 , 题目跨度也非常大 , 包括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太阳系天体运动原理、洛朗级数 , 五花八门 , 就差没有考医学知识了 。 另一位名考生吐槽 , “感觉在招聘中科院的储备院士” 。

学历也是筛选条件 。 舒克在面试时遇到了南航的研究生 , 南京大学和南京审计学院的本科生 。 已经考进某政策性银行的小程也发现 , 跟自己一起入职的同事学历高得吓人 , 大家都来自985、211学校 。

激烈的竞争让舒克想起自己的高考 , 临近考试 , 每天都是做不完的卷子和刷不完的题 , 考试成绩一出来 , 所有人都在看谁进了“百名榜” , 看谁能上好学校 。 相比高考 , 银行给他的压力不算小 , 因为应届生的身份只有一次 , 错过今年 , 想考进去更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