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科技专访小冰CEO李笛:人工智能的价值不是比人强| 风眼观察( 二 )
Q:小冰现在发展节奏符合预期吗?
李笛:目前为止还是比较符合预期的 。
做人工智能特别不容易 , 可能埋着头做5年 , 才发现什么都没做 。 这是很可怕的 。 我们两个月以上的研究失败的项目 , 至今就那么两回 , 我们没太耽误时间 。
我们每年3月份整体进入封闭开发阶段 , 做很多创新项目 , 一起收心形成合力 。 直到8月份发布产品 , 并在9月17日小冰生日之前 , 把所有新产品都上线 , 然后进入运营阶段 , 大家把积攒的想法进行测试 , 直到第二年3月份 。
基本都是这样一个松紧带的做法 , 来确保研发不出问题 。
Q:你们在微软时 , 其实比其他项目获得更多“特权”?
李笛:小冰在微软内部也被说是“特区” , 自主权会大一些 。
Q:“特区”还有什么特权?
李笛:小冰一代发布会搭了个德云社的相声舞台 , 于谦都来了 。 我们应该是微软最好玩儿的团队之一 , 现在微软大厦的电梯里都换成了小冰的声音 , 微软大厦三楼的星巴克 , 会把小冰的形象画在提示板上 。
Q:此前还在微软的陆奇、沈向洋等高层 , 都对小冰格外重视 , 他们对小冰独立有提什么要求或者建议吗?
李笛:改变世界 。 Harry自己跳进来 , 一起改变世界 。
Q:你和沈向洋博士怎么划分具体的工作职责?
李笛:Harry的说法是 , 我不干的他都干 。 我基本只干技术、产品 。 Harry会放非常大的精力在小冰 , 这排在他的第一位 。 不是今天才是这样 , 以前也是 。
Q:公司组织架构有什么调整吗?
李笛:在拆分之前 , 整个Bing中国、日本 , 加上小冰中国、日本 , 一共300人左右 。 现在小冰独立出来 , 整个公司是100多人 , 后续肯定要大幅度增长 。
Q:会增长多少人?
李笛:不想太多人 , 我们也不想去堆人数 。 但是未来怎么也要几千人吧 , 因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Q:会吸纳哪些方面的人才?
李笛:有很多 , 现在会招包括运营、商业化交付 , 还有跟APP相关的产品分支等人才 。 我们原来本质上是一个研发队伍 。
Q:你们会搬出微软吗?
李笛:我们暂时还是在微软 。 新的办公室会在多个地方 , 包括北京、苏州、上海 , 还有东京 。 东京团队已经搬到新的办公室了 , 中国区我们暂时还是在微软 。
Q:也会逐渐弱化微软的品牌?
李笛:会弱化 , 对我们来讲 , 小冰才是品牌 。
Q:那相关技术上 , 小冰也会逐渐替换微软成熟的技术吗?还是会持续合作?
李笛:微软把所有的跟小冰相关的技术全都授权给了小冰 , 并且小冰可以继续二次开发 。
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频繁 , 小冰有系统性的优势 , 任何单点技术的出现都只是系统的局部 , 所以很难说未来小冰用的是微软的技术还是小冰的技术 , 应该是各有发展、持续整合 。
Q:小冰独立后会更加本地化怎么理解?
李笛:本地化其实就是指公司经营实体 , 就是我们叫所谓的legal entity的本地化 。 另外一些技术上 , 比如微软把小冰开发的技术授权给了其他公司 , 也算是我们的 。
Q:你们此后会是一个商业属性更强、科研属性逐渐弱化的公司?
李笛:小冰以前科研属性就不强 , 我们甚至不愿意去突出科研属性 。 说实话写论文很花时间 , 其次申请专利就会披露一些商业秘密 。 后来微软要求小冰申请 , 所以小冰也有八十个左右的专利 。
未来我们还是不想坚持 , 以后我们更没必要了 。 做一些改变人生活的交互 , 难道不比论文更有价值吗?当然有些同行不一定同意 。
谈方向:不会把短期赚钱当作KPI
Q:你们在技术研发投入上 , 怎么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发力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李笛:现在让我往回跟你说 , 我们当初是怎么想的、我的判断 , 这是可以的 , 但这都是发生之后 。 在发生之前 , 其实对创新项目的判断非常依赖你的直觉 。
- 所持股份|万兴科技: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太兵质押150万股
- 发布公告|数量过半!博创科技:天通股份累计减持约150万股
- 英雄科技聊数码|蔡崇信有实力买下篮网,那身价3200亿的马云,能买下几支NBA球队
- 科技前沿阵地|涨疯了!海思安防芯片遭哄抬“围剿”
- 月影浓|吴亦凡机械造型走秀 垫肩披风搭银框眼镜科技感足
- 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国的科技史界过去半个多世纪
- 天津|桂发祥:不再持有昆汀科技股份
- 消费|减持!天通股份:减持博创科技约32万股
- 处罚|老周侃股:吉鑫科技大股东应补偿踩雷投资者
- 华中科技大学|杯具!超本科线95分,本科有路不走,却梦幻般碰瓷,撞开专科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