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不愿学,如何远离“上瘾” 走向快乐生活?

文|橙果妈妈
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 , 家长最头疼的或许就是孩子的一些负面成瘾的行为了 。
比如孩子痴迷上手机、痴迷于游戏、痴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 还有的孩子迷恋上网红明星 , 导致将大量的时间都消耗在这个上面而无心学习 , 而家长打骂解决不了问题 , 找到负面成瘾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 , 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
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不愿学,如何远离“上瘾” 走向快乐生活?
文章图片
今天 , 就结合心理学大师杰弗瑞·萨德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琼·妮洪博士的《越自控 , 越快乐:30天快乐成瘾》来聊聊成瘾这个话题 。
先来认识一下作者之一杰弗瑞·萨德博士 , 他是临床心理学家 , 是现代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嫡传弟子 , 是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创办人兼执行长 , 也是世界短期心理治疗大会创始人兼主席 , 伴侣治疗大会创始人兼主席 ,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学派国际大会创始人兼主席 , 诸多知名大学和教学医院争相邀请的著名导师 , 每四年一次的世界心理治疗发展大会的创始者、组织者兼大会主席 。
精研艾瑞克森催眠学问至今超过40年 。 在世界超过40个国家主持工作坊 , 在中国开办的课程有:“艾瑞克森教练”“策略派沟通” 。 他的书和论文聚焦于心理治疗和人类发展学方面 , 撰写、合编、合著的心理学书籍超过20本 , 目前已经被翻译成14国语言 。
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不愿学,如何远离“上瘾” 走向快乐生活?
文章图片
01负面成瘾背后:隐藏着孩子未被满足的某些需求 。
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六种基本需求是:
安全感:一种确保我们可以趋吉避凶的需求;
不确定性/多样性:想要改变 , 想要面对未来 , 想要新刺激的需求;
连接/爱:强烈亲密感的需求 , 与某人或者某事合二为一;
成长/才能/了解:一种学习、成长、发展的需求;
社会贡献:一种服务的需求 , 聚焦于帮助别人、给予别人、支持别人;
重要性:觉得自己是独特的、重要的、被需要的 。
如果我们想要快乐、健康 , 前提是我们需要满足这些基本需求 。
假如这些需求无法满足时 , 那么我们通过会选择一些负面成瘾方式来满足自己 。 说白了 , 就是用这些负面成瘾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失去的 , 来减少内心的需求和痛苦 。
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不愿学,如何远离“上瘾” 走向快乐生活?
文章图片
可以说 , 每个孩子的负面成瘾方式 , 都是来自于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 , 有的孩子甚至到了成年之后 , 也会继续延续这些负面成瘾的方式 。
举个例子:
孩子考试考砸了 , 父母就给孩子贴上了不爱学习、脑子笨的标签 , 觉得孩子真不是个学习的料 , 那么在这种父母的打骂和语言的潜移默化影响下 , 孩子就真的认为自己不是个学习的料了 , 就或许对于学习的兴趣会慢慢降低 。
还有 , 如果父母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 , 如果孩子一哭闹 , 就感到烦躁 , 会直接将手机里的动画片打开 , 让孩子看动画片 , 使孩子安静下来 , 那么 , 这样的父母看似也是在照顾孩子 , 其实 , 从内心深处来讲 , 这样的父母是抗拒孩子来占用自己时间的 , 选择了用看似最省事的方式来解决 。
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不愿学,如何远离“上瘾” 走向快乐生活?
文章图片
这样的教育方式 , 深究来说 , 都是父母本身有些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 导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并没有学会如何成为最合适的父母 , 如何合理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 所以 , 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 错过了一次又一次与孩子培养亲密感情、教授孩子行为习惯的机会 , 而导致后面孩子负面成瘾行为发生 , 而感到束手无策 。
当然 , 这不是说父母不爱孩子 , 其实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 他们努力工作挣钱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给孩子报名各种辅导班、给孩子寒暑假安排旅游 ,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很辛苦了 , 却唯独没有搞明白孩子内心想的是什么 , 内心最需要的是什么 。
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不愿学,如何远离“上瘾” 走向快乐生活?】或许就是因为大人、孩子都是某些内在需求没有满足 , 导致现在还在和成人痴迷负面成瘾的行为越来越多 。
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不愿学,如何远离“上瘾” 走向快乐生活?
文章图片
02常见的负面成瘾因素 。
常见的负面成瘾因素包含:
身边有成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