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付巧妹:从小镇女孩到古遗传学家( 四 )


但从研究过程来看 , 这项研究曾 “饱受质疑的” 。 从洞穴中发掘出的一个下颌骨 , 主人竟然就是见证古人类与现代人姻亲交流的混血儿——曾曾曾祖辈之一就是尼安德特人?这样的几率 , 似乎实在太小 。 得到结果之初 , 付巧妹就怀疑 , 是否是样本的DNA被污染了?DNA污染是古DNA研究的经典难题 。 因为有机质能为微生物提供食物 , 人体的血肉与骨骼便成了微生物的“聚集地” 。 长久岁月里 , 高度降解的古人类化石早已被微生物“重度污染” 。 例如 , 在北京房山发现的一根腿骨 , 虽然是一位距今4万年前的田园洞人的“零部件” , 但经测量 , 从腿骨里找到的人类 DNA含量仅占0.03% 。 除此之外 , 若发掘研究稍有不慎 , 化石也会沾染现代人的DNA 。 反复验证后 , 结论无误 。 求证任何不确定性 , 否定到不能再否定 , 自己给自己找茬 , 这是付巧妹的科研风格 。
不过 , 面对如此精妙的结果 , 甚至连大Boss斯万特·帕博都怀疑 , “是不是搞错了?”增加数据量 , 调整实验方式 , 几个月的验证后 , 付巧妹给出的回答是“绝对没问题” 。
强行诗意的说法是 , 在地下埋藏了数万年的失落尸骸 , 冥冥中终于遇到了能读懂它尘封故事的人 , 跨越古今 , 血脉的秘密得以展露 。 但关于宿命与等待 , 都不是付巧妹喜欢的表述 。 她将其归为一种统计学上的概率问题—— “只要出现 , 必然能被发现 , 只是谁发现 , 什么时候发现而已 。 ”
“(我们)需要的不是偶然与幸运 , 如何在大量污染里找到有用有效的信息 , 非常困难 , 而常规的研究很可能错过这样有价值的结果 。 ”
知足常乐|付巧妹:从小镇女孩到古遗传学家
要到哪里去
初到德国求学 , 付巧妹压力颇大 。 体重也证实了这一点 , 如高中时一样 , 这一年 , 她又瘦了二十斤 。
在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 , 挑战与机遇并肩而至 。 和国内不同 , 攻读马普所的博士更像是工作 , 前半年试用 , 每年都有考核 , 考核不过便会被淘汰 , 她 “学得小心翼翼” 。
看起来都是 “考古” , 研究的都是“骨头”的事 , 实则千差万别 , 对那时仅拥有文物保护学与体质人类学研究背景的付巧妹来说 , 在古DNA或基因组研究上 , 她是彻底的“小白” 。 组会上 , 团队们讨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序列草图 , 她犹听天书一般 , “非常痛苦” 。 即使过去近10年 , 再回想当时 , 也是扎实的苦涩 。 即使后来她才知道 , 那样成熟的内容任哪个新人来听 , 谁听谁痛苦 。
“要做什么?看文献 , 做实验 , 思考 , 去真正地探索” 。 付巧妹消沉不了太久 。
进组一个月 , 先打基本功 , 成摞成摞地读文献 , 边读边琢磨 , 实在消化不了的 , 主动求教 , 怕频繁请教打扰别人 , 付巧妹常攒着一个礼拜的问题请教师兄 , 一问问几十个 。 文献里有人用数据分析 , 她觉得有意思 , 想“试试看 , 玩一玩 , 做一做” , 于是自发捡起来大学的数理知识和编程 。
而彼时 , 她感兴趣的领域 , 正是古DNA研究的风口 。 第二代DNA测序仪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的信息 , 如何挖掘、处理大批量数据成了研究的重点、热点与痛点 。 古DNA研究领域甚至因此重新洗牌 , “所有人都在过渡阶段 , 没有人知道何去何从” , 想迎风而起 , 不被甩下 , 不能害怕、设限 , 必须重新学习、研究、适应 。
即使没有古DNA或基因组经验 , 付巧妹也和其他人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 她飞速学会了如何从远古骨骼中采集微量DNA样本 , 掌握了用以分析数据的演化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编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