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养生|“上蒸下煮”,最热天气正在赶来!“三暑”“三伏”究竟有啥联系?,小暑

因循小暑来 。
今日小暑 。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 ,
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
“暑 , 热也” , 小暑为小热 ,
紧随其后的 ,
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大暑 。
正所谓“小暑大暑 , 上蒸下煮” 。
此时高温湿热 ,
【老百姓养生|“上蒸下煮”,最热天气正在赶来!“三暑”“三伏”究竟有啥联系?,小暑】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立秋之后才是处暑 。
立秋过后 , 虽然已进入秋天 ,
但人们还会在处暑之时 ,
再次感受到一波高温天气 ,
这就是大家所说的“秋老虎” 。
有“三暑” , 还有“三伏”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三暑”和“三伏”究竟是什么关系?
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
根据传统的推算方法 ,
“夏至三庚数头伏” ,
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 ,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
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
总称为“三伏” 。
但“三伏”与“三暑”的时间线
其实基本一致 。
三伏天 , 也大致就是
节气中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 。
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6日 ,
在小暑和大暑之间 。
为何又有个时间跨度差不多的“三伏”呢?
有专家认为 , 在传统节气中 ,
除开大家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之外 ,
还有一些“杂节气” ,
如“三伏”“九九”“入梅”“出梅”等 ,
它们也同样用来表示天气状况 ,
和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
是由二十四节气的日期 ,
和干支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
“三伏”之说也是历史悠久 ,
此时天气炎热和湿润 ,
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
一候·温风至
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
竹喧先觉雨 , 山暗已闻雷 。
户牖深青霭 , 阶庭长绿苔 。
鹰鹯新习学 , 蟋蟀莫相催 。
心静 ,
自然凉 。
文字由人民日报文创原创 , 图片来自摄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