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不产小麦的“面包之乡”:两个江西退伍军人如何带出200亿大生意( 二 )


资溪面包祖师爷——张协旺和洪涛
1987年10月 , 张协旺退伍 。
刚回到家乡的第三天 , 知道他想开面包店的洪涛就找上门 , 希望到时候把自己也带上 。
于是两人一商量 , 决定每人凑6700块钱开面包店 。
说干就干 。
2个月之后 , 他俩凑齐了资金 , 合伙在鹰潭市开起了资溪人的第一家面包店 , 结果开店第一年 , 俩人就赚了3万多 。
做面包一年就成了万元户的消息不胫而走 , 乡里乡亲纷纷开始来找张协旺和洪涛学做面包 , 从此 , 揭开了资溪成为面包之乡的序幕 。
虽然进军面包行业充满了偶然 , 但让资溪成为面包之乡 , 却又实属必然 。
团结、互助和诚信 , 在资溪面包队伍扩张的初期就深刻展现 。
张协旺和洪涛的面包店一炮而红之后 , 他们也没藏着掖着 , 对来学艺的老乡统统欢迎 , 想学尽管来 , 学会技术想去单干放心走 。
除了教技术 , 两人还帮着乡亲们支招怎么经营 , 甚至借钱给他们开店 。
毫无保留的“传帮带”带来的是 , 资溪做面包生意的人呈几何级增长 。 1990年就有超过3000资溪人进入面包行业 , 1995年这个数字增加到近2万人 , 而到了2019年则是近5万人 。
资溪面包产业发展情况
这个“传统”从那时起就成了“行规” 。
如果有资溪人想开面包店 , 不管在哪个城市 , 只要去资溪人开的面包店里 , 说上资溪方言能证明是老乡 , 店主都会无条件地帮忙 , 甚至资金有压力时也会伸手相助 。
张协旺的日记本里就曾记录着借出去的200多万元设备款和借资 , 不过他从来都不担心老乡们的诚信:“没有信用 , 没有亲帮亲、邻带邻的团结协作精神 , 资溪面包人走不到今天!”
除了“带头大哥”做模范 , 当地政府很早就开始扶持面包产业 。
资溪全县80%多的面积都是山林 , 地少交通也不便 , 眼看着老百姓能靠做面包的手艺出去挣钱 , 政府当然是全力支持 。
资溪面包刚起步不久 , 当地政府就开始专门提供小额的“面包贷款” , 只要想去外地开面包店 , 走个正常程序 , 很方便就能贷到几万元 。
当年 , 不少资溪人就是靠着这个贷款起步 , 一步步发家致富 。
面包做得风生水起 , 2001年资溪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面包行业协会;2004年 , 资溪又开创先河 , 设立了面包产业发展办公室 , 成为县政府常设的正科级机构 。
而在面包协会的背后 , 还有一支由法院、工商、公安等部门组成的队伍 , 资溪面包商户在外面遇到困难 , 通过面包协会就能得到家乡政府法律、资金或是技术方面的援助 。
肯钻研、技术更新迭代快 , 资溪人找准了长盛不衰的诀窍 。
产品、技术更新迅速的面包行业 , 要有所突破 , 没有创新是行不通的 。 而想创新 , 没有技术支撑就是空谈 。
资溪面包店当年起步的时候 , 只做3种最简单的面包 , 因为当时的技术仅限于此 , 再复杂的就不会做了 。
资溪人明白 , 这“三板斧”只能帮他们创业开局 , 要想有所突破发展 , 唯有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理念才行 。
资溪县的蛋糕烘焙学校 , 学员正在学习蛋糕裱花
资溪面包协会成立的第二年 , 投资300多万元的面包培训学校和蛋糕烘焙艺术学校就应运而生 , 有超过八成的资溪面包师傅在这里回炉深造 , 加上资溪面包协会在南京、济南、无锡等8个分会的培训中心 , 资溪的面包大军始终都有地方能学到新技术 。
此外 , 面包科学研究中心、艺术蛋糕研发所这些科研机构也在资溪相继成立 , 他们和国内上海、台湾、香港及国外日本的烘焙学校、知名的面包店都有长期的技术交流 。
另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 , 就是每年清明节和国庆节期间 , 资溪都会举办面包烘焙大赛或讲座 。
还有已经举办了5届的面包文化节 , 重头戏都是请台湾、香港、广东等地的烘焙大师 , 给资溪面包师们带来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 。
资溪面包文化节
资溪面包从当年“下山”进城赚钱 , 到慢慢扩大版图开始尝试“出海” , 他们的思路 , 也从单纯输出人力的“面包师之乡” , 转变到丰富面包产业链条 , 让资溪真正变成“面包之乡” 。
那么这条路 , 该怎么走?
一是面包企业在资溪本地实体化 。
有个特别的现象 , 2020年资溪人均储蓄余额42938元 , 在整个抚州市排第2名 。 但是资溪却一直是个财政穷县 , 近3年的财政总收入维持在5亿多元 , 排名全省倒数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