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心内科频道|关于D-二聚体,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两三事|融会“冠”通( 三 )


5
房颤
即使没有可探测的血栓形成 , 房颤患者也会出现D-二聚体升高 , 而随着抗凝治疗或转复窦性心律 , 可以观察到D-二聚体的下降 , 这可能与房颤导致的微血栓形成有关 。
既往有人研究了D-二聚体与房颤患者出现卒中之间的关系 , 发现尽管D-二聚体浓度与卒中风险相关 , 但影响较小 , 加入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型也并不能改善预测准确率 。
6
溶栓治疗中的D-二聚体
有观点认为 , 在血栓溶解的过程中 , D-二聚体有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 如果患者D-二聚体持续上升 , 可能存在新发血栓或溶栓进行中;如果患者D-二聚体变化不大 , 则可能为陈旧机化的血栓 。
7
感染
在之前的一些研究中 , 感染被认为是急诊室D-二聚体升高的最主要原因 。 感染中的炎症反应可以激活凝血系统 , 既可以导致无症状的D-二聚体升高 , 也可以使临床观察到的血栓风险升高 。 尤其是在脓毒症的患者中 , 几乎所有患者的D-二聚体均会升高 , D-二聚体的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明确相关 。
8
恶性肿瘤
在排除了其他不明原因的D-二聚体升高后 , 一定要警惕恶性肿瘤 。 正常人存在一定数量的D-二聚体 , 提示着体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损伤和修复;而恶性肿瘤根据所处的状态不同 , 损伤和修复较正常人更频繁 , 因此导致了D-二聚体不同程度的升高 , 也就导致了恶性肿瘤患者中很难使用D-二聚体来除外血栓 。
值得注意的是 ,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 血栓事件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因 。
9
特殊人群中的D-二聚体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D-二聚体会上升 。 此前的研究认为 , 在eGFR<30 mL/min的情况下 , 基本没有患者的D-二聚体可以保持正常;而在30~60 mL/min之间的患者 , 也有很高比例的D-二聚体升高 。
老年人D-二聚体本身偏高 , 可能会误认为是病理性的D-二聚体升高 。 一般成人界值为500 ng/mL时(FEU) , >50岁者可用年龄×10作为界值 , 或>60岁时直接采用750 ng/mL的统一界值 。
正常妊娠期间D-二聚体也会升高 , 有研究得出的参考上限是286 ng DDU/mL(早孕期)、457 ng DDU/mL(中孕期)和644 ng DDU/mL(晚孕期) 。 在妊娠期间 , 很难使用D-二聚体来判断血栓形成 , 在妊娠期肺栓塞诊断相关的指南中也并没有提到D-二聚体 , 更多强调的是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
术后患者的D-二聚体也会升高 。 有人曾做过研究 , 约在术后1周D-二聚体水平达到高峰 , 每天衰退5%~10% , 持续时间可长达1个月 。
参考文献:
[1] Weitz JI, Fredenburgh JC, Eikelboom JW. A Test in Context: D-Dimer[J]. J Am Coll Cardiol, 2017, 70(19):2411-2420.
[2] Linkins LA, Takach Lapner S. Review of D-dimer testing: Good, Bad, and Ugly[J]. Int J Lab Hematol, 2017.
[3]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8):827-836.
[4] Giannitsis E, Mair J, Christersson C, et al. How to use D-dimer in acute cardiovascular care[J]. Eur Heart J Acute Cardiovasc Care, 2017, 6(1):69-80.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 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14).
[6]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 38(5).
[7] Stang LJ. D-dimer and fibrinogen/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J]. Methods Mol Biol, 2013.
[8] Bolstad N, Warren DJ, Nustad K. Heterophilic antibody interference in immunometric assays[J].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3, 27(5):64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