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史论教 “触碰一下便有罪”是怎么回事?,印度种姓之痛( 二 )


讲史论教 “触碰一下便有罪”是怎么回事?,印度种姓之痛
文章图片
婆罗门祭司
通过世俗和婆罗门教的不断努力和神迹传唱 , 瓦尔那制度就这样日渐完善和成熟 。 世人对种姓制度的一个误解在于:以为婆罗门、刹帝利代表的是一种姓氏 , 其实并非如此 , 所谓的种姓制度不如说是一种阶级制度 , 婆罗门和刹帝利代表的都并非是姓氏 , 而是一种身份和阶级 , 在印度也没有姓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人 。
这是由于西方人在了解印度这一制度后 , 将其称呼为英文caste(种姓)或者西班牙语castas(种族、部落) , 其注重民族和血统以及姓氏之别 。 但是在印度它被称之为阇提 , 是指不同社会分工形成的职业集团 , 这才符合瓦尔那制度的本质 , 而非种姓制度所强调“种姓”之别 。
当然 , 由于这一制度具有强烈的血统论和身份划分 , 四等级之间不允许相互通婚 , 职业世袭 , 这些都让阇提带有强烈的种姓色彩 。 种姓制度大约在吠陀时代晚期形成 , 并最终在历史上的不断发展中成为印度社会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制度 。
种姓制度:不可接触者与印度社会的伤痕
讲史论教 “触碰一下便有罪”是怎么回事?,印度种姓之痛
文章图片
在四等级之外还有一种不受重视的阶层 , 即达利特(Dalit) , 不可接触者 。 达利特在印度社会的宗教观念中被视为“不洁”的人 , 与之对应的是“洁净和高贵”的婆罗门 , “洁净”与“不洁”是整个种姓制度的核心(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教徒喜欢到恒河里面洁净自己的原因) , 它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婆罗门的高贵和神圣 , 倘若不存在达利特(Dalit) , 那么也就不存在婆罗门了 , 它们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
婆罗门教认为生活这存在着许多不洁的事物和工作 , 因此需要有人代自己从事这些不洁的事物 。 譬如扫地、清洗肮脏的衣服、清理秽物、埋葬死者……因此 , 达利特(Dalit)在印度社会被称之为“最肮脏的人” , 不仅是因为他们从事着肮脏的工作 , 最重要的是在宗教地位中他们象征着“不洁” 。
正因为他们是“不洁”的 , 所以人们要尽可能的避免和他们接触 。 达利特(Dalit)一般由罪犯、战俘以及其后裔组成 , 在他们这一群体中有着很深的历史烙印 , 很多都是因为古老的时代中代代传承下来导致的缘故 。 在过去的印度历史中 , 他们难以享有绝大多数的正常权利 , 无法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不能居住在其它种姓的村子里、不能与其它种姓通婚、接受教育、不允许与其它种姓使用同一口水井……
讲史论教 “触碰一下便有罪”是怎么回事?,印度种姓之痛
文章图片
总而言之 , 他们不具备绝大多数社会意义上“人”的属性和权利 , 其根源就在于婆罗门教(如今的印度教 , 即新婆罗门教)将他们视为“不洁”的生物 , 因此为了避免他们的“不洁”传染给其他的种姓 , 他们必须居住在特定的地方 , 且严格禁止和其他种姓有任何形式的接触 。 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命权都无法得到保障 , 在过去他们的生命可以被肆意剥夺 , 而高种姓则不必为此遭受任何的惩罚 。
《摩奴法典》和《政事论》通过诸多规定对达利特(Dalit)做出了约束 , 如只能穿死者的衣服、只能佩戴铁首饰、不准佩戴花朵装饰、只能从事屠宰、清扫和丧事相关的工作 。 而在《摩奴法典》中对达利特(Dalit)的种种惩罚则又是极其残酷的 。
在现代印度还没有独立之前 , 达利特(Dalit)的境遇和生存环境极其糟糕 , 如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对达利特(Dalit)做出过十一条极为不人道的规定:
讲史论教 “触碰一下便有罪”是怎么回事?,印度种姓之痛
文章图片
①不得佩戴金银饰品;②男子不得穿风衣 , 衬衣和背心;③不准理发;④男子不得打伞、穿拖鞋;⑤女人运水时只能用陶器;⑥禁止小孩读书识字;⑦禁止占有土地;⑧婚礼禁止演奏音乐和使用马车;⑨女人不准用鲜花装饰自己;⑩女性不得用衣服遮掩上身;?不得使用陶器以外的任何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