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魅影i难道不正是最真实的东汉社会情境吗?,《后汉书》谣谚展现的

序言:谣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生疏 , “谣”和“谚”在其字面本身的意思上是有区别的 , “谣”相当于一种韵文 , 它是一种民间口头话 , 没有任何伴奏的 。 “谚”相当于一种韵语 , 它具有民间口头性 , 通俗易懂 , 更在民间广为传播 。 在其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 两者反映的都是民间事物 , 但是“谣”具有更浓的感情色彩 , 而“谚”更注重发现生活中普遍发生的事物 。 “谣”更多的是对具体一件事发表议论 , 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针对性 , “谚”则更重视普遍发生的 , 有一定经验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事物 。 “谣谚”整体就是由大众一起创作的 , 篇幅较短但是意思明确的一种习语 。 在魏晋前六部史书中 , 《后汉书》一书中对谣谚的引用最多 , 也让我们更多的探究到东汉的真实生活情境 。
后汉书一、《后汉书》中的政治谣谚
中国古代的谣谚形式多样 , 作用也不同凡响 。 统治者需要了解民众的心声 , 解决民众的诉求 , 更好的进行统治 , 就需要进入到民众的生活中 。 而谣谚 , 这是由民众生产的 , 更多的包含他们的心愿 , 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以及对政治统治的看法 。 一位清廉的、为人民着想的领导者 , 走进人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 而人民的产物便是社会最真实的反映 。
《后汉书》中有大量的谣谚 , 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东汉政治风貌 。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 国家层层管理 , 如同一个金字塔形 , 最高地位的是皇帝 , 然后是各类部门 , 各类官员 , 如果想要国家稳定 , 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各司其职 。 最能融入到人民的也最能让人们了解 , 所以基层官员对人民生活了解更全面 , 人民更多的也从基层官员行事作风来判断政治风貌 。 政治谣谚从基层官员为本体出发 , 反映当时整个的政治风貌 。
歌剧魅影i难道不正是最真实的东汉社会情境吗?,《后汉书》谣谚展现的
文章图片
东汉文铅饼
1、歌颂型政治谣谚
政治清明对百姓而言是莫大的幸福 , 在他们获得美好生活之时 , 更有了赞美的对象 , 这是皇帝对于官员行政考评的依据 , 也是史书记载和后人评价的依据 。 造福人民、安民惠民的官员正是人民称赞的对象 。 一些官员为了满足人们的吃穿需求 , 重视农作物的生产和纺织产业的建立 , 这是从人们物质需要上来造福于人 。 比如渔阳太守张堪 , 他不仅率军打仗 , 为人民谋求生活的安定 , 更重视农作物的生产 , 百姓对他予以歌颂“桑无附枝 , 麦穗两岐 。 张君为政 , 乐不可支”这正是人民对于感受到幸福的表达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闹市逐渐变的繁华 , 这时人民的安定成为重要问题 。 在东汉时期 ,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 在人口众多的地方 , 晚上的娱乐行为也逐渐增多 , 而这时候 , 火便成为各地方管理者的关注对象 , 一些官员提出晚上禁止出行 , 让百姓非常的厌烦 , 但是当廉范管理的时候 , 改掉了这些制度 , 他让人们提前贮备大量的水 , 以防止不时之需 , 这时候也就不怕这些危险的发生 。 而这位官员 , 便得到人们歌颂性的谣谚 。
歌剧魅影i难道不正是最真实的东汉社会情境吗?,《后汉书》谣谚展现的
文章图片
“诵”好官的谣谚
2、贬低型政治谣谚
有好的便有坏的 , 人民的歌颂是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喜悦与感激之情 , 而贬低 , 更多的是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心愿和期待 。 一些人把当官当成一种责任 , 而也有很多无所作为的人 , 他们把这当作一种荣誉和享受 。 而老百姓的眼睛是亮的 , 他们可能缺少胆量去举报 , 但是他们懂得发泄 , 用一些属于自己的方式 , 在发泄这种不满的时候 , 又加入一些幻想 , 希望这种现象可以得到改善 。
在政治上 , 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 一些人不懂装懂 , 他们展示着自己的地位却没有什么成果 。 崔方毁坏水利工程 , 许杨修建堤坝 , 这两个人 , 一个被百姓抱怨 , 一个被百姓赞誉 , 形成鲜明的对比 。 还有一些官员 , 行事心狠手辣 , 让百姓非常害怕 。 东汉时有一位吏官非常残酷 , 百姓为他作了一句谚语“虏来尚可 , 尹来杀我”由此来表现这个人的凶狠 。 不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官员 , 在百姓的口中都有所评判 , 所以谣谚也是历史中腐败和昌盛的记载 。